第一百一十四章 花开见佛(2/2)
“臣有个旧部,就是昨日上奏告发崔石的御史黄严,此人不但精于算数,且刚正不阿,因不满崔石与宇文训的蝇营狗苟,不愿为其账目作假,故得罪了宇文训一党,在司空府待不下去了,于是臣让他走了西门白的路子,去当了督粮御史。”于谨说道。
“这么说,那个黄严是假意投靠宇文深了?”皇帝问道。
“当然,此人的德行臣可以担保,他说崔石曾要求他将修建海麓苑和别院的费用摊派到景和宫的费用里面去,他不愿就范,这才得罪了崔石。还有之前修建渭河河堤的账目,也是他经手的。此人不但精于算数,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提供给臣的这些账目,都是他根据记忆写下的。”于谨对他赞不绝口。
“此人倒是个大才,就是现在锋芒盛了些。”皇帝有些担心。
“陛下不用担心,此次参奏,是宇文深指派的。”于谨打消了皇帝的顾虑。
“爱卿刚才说,黄严给你的有修建海麓苑和别院摊派到景和宫的费用账目,那为何奏折上只有修建河堤的一些猫腻账目和修建别院的账目,只字未提海麓苑,难道说是宇文深有如此好心?”皇帝细想了一下,问道。
“这……”于谨也一时迟疑,然后说道:“这应该是那位兰先生的安排吧,故意隐去了那些账目,毕竟兹事体大。牵扯甚多。那位兰先生,虽然年轻,但做事稳妥……”
“兰先生在……都给你说了什么?”皇帝突然问道。
于谨看了看左右,压低了嗓音,说道:“详情以后容禀,但请陛下记住,您不是一个人,从来都不是,那位兰先生,值得托付大事!臣先告退。”
于谨已经走了,但皇帝还是站在原地,他现在的脑海中乱哄哄的,竹玄之和他说过的话,还有于谨和他说过的话,都在脑中回想。
“铲除宇文护之关键并非将宇文护杀之后快,而是要先将其党羽一一清除,然后再对他动手。”
“因为不管是我们和宇文护的争斗,还是宇文护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前提必须是大周不能倒下,我等才有了铲除奸佞的初衷。”
“想必陛下应该猜得到,宇文深弹劾崔石的那份奏章上的账目,是臣提供的,臣只是想借此砍掉崔石这一条臂膀,没想到……”
“你的脸色已经告诉了,宇文邕!我以前觉得你是个直人,没想到你竟然是个小人!”
“这应该是那位兰先生的安排吧,故意隐去了那些账目,毕竟兹事体大。牵扯甚多。那位兰先生,虽然年轻,但做事稳妥……”
“那位兰先生,值得托付大事!”
“那位兰先生,值得托付大事!”
“那位兰先生,值得托付大事!”
……
现在的皇帝,完全是凭着感觉向皇后的景和宫挪去的,因为他的脑海中反反复复出现这些人说话时的情景。直到他来到了景和宫的门前,望着那用小篆刻写的“景和宫”三个大字,他才逐渐清醒了。
竹玄之做事一向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从不弄险,连宇文训修建海麓苑这样的事情都可以撇过,怎么会让宇文深决堤害人来栽赃宇文训呢?这样的弥天大案,朝野震动,万一真有什么变故,谁也掌控不了。他不会这么愚蠢,真正愚蠢的,怕是朕了。
皇帝刚进宫门没多远,皇后就已经出来相迎了:“臣妾参见陛下!”
“哦……皇后起来吧。”皇帝说道。
皇后起身后,看见皇帝脸色不好,便过来挽着皇帝的胳膊,问道:“陛下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臣妾今早本来要去给母后问安,但是听说母后在召见大臣,便半路返回了,没想到陛下这么早过来、”
“朕……来看看你养的花。”皇帝随口说道。
“是吗?臣妾的花,开的都不错,还能劳陛下惦念,是她们的福气。”皇后很是欢喜,因为他以为皇帝是专门来看她的。
这边皇后一边拉着皇帝不断的介绍着,那边皇帝的心中却很是焦虑:因为他要召见竹玄之!但是明日去觉迷寺,怎么才能通知他到觉迷寺呢?秦城现在进不了后宫,贸然出去找肯定会被怀疑,该怎么办呢?
忽然,他看到了池中的莲花,便蹲下身去,挑了一朵茎长点且开的正盛的,采了下来。
“陛下,这花开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皇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明日太后要去觉迷寺烧香祈福,为死于洪水中的百姓,让你与朕也去。”皇帝站起来,对皇后说道。
“是吗?”皇后显然对这个消息有些意外,但她还是说道:“那臣妾得准备准备。”
皇帝点点头,望着手中的莲花,说道:“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花开见佛性,朕只是有感而动,确实不应该把他采下来。小芳,你去找个花瓶,装些水,把这朵花插好放在外面的窗台上吧。”
“是!”小芳捧过那朵花,然后便进去了。
“还有那盆兰花,也放到窗台上,让晒晒太阳吧。”皇帝指着一旁的兰花说道。
“看来陛下真的是来看花的。”皇后撇撇嘴,亲自过去,将那盆兰花,放在了窗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