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刺(1/2)
李迪回到家,坐在正厅,早上的论战让他元气大伤,正闭目养神。
他的儿子李柬之从外面一回来,就急匆匆赶到正厅见他。
一进门,就喊:“父亲。”
看到李迪闭目养神,李柬之赶紧闭上了嘴。
正要离开,就听到脑后传来李迪的声音:“你也老大不小,别咋咋呼呼。”
听到来自亲爹的责备,李柬之转过身来,一脸笑容:“爹,您还说我,您瞧您自己今天在早朝的时候,干的事。”
李迪睁开眼,满脸无奈:“你以为我是在‘无理取闹’,我那是迫不得已。”
李柬之也不是蠢蛋,一下子明白了。他凑到李迪跟前,小声问道:“父亲,这是怎么一回事?”
“曹枢密使被内侍杨怀敏逼死,但杨怀敏不敢担责,于是推说曹枢密使是暴毙。凑巧在曹枢密使自杀前,陈尧佐出于好心,送了他几贴安神醒脑的药,熬着喝。曹枢密使在喝完药的当晚,上吊自杀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李迪是一清二楚。
李柬之一听,就急了:“这些,您都一清二楚,为什么……”
不等儿子把话说完,李迪就道:“为什么要在早朝拼命给陈尧佐泼脏水?那是为了不让杨怀敏轻易过关。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太后一个下马威!”
“下马威?”李柬之推案方面还行,到了这方面就脑子不够用。
“杨怀敏是什么人?区区内侍。他敢逼死朝中大员,分明是受了太后的密旨而故意为之,如果不找个由头把这件事闹起来,大宋江山危矣。”李迪思路十分清晰。
李柬之也是吃了一惊,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目的。
忽然,他想到一件事,问道:“那为什么要请陛下把妹夫召回呢?”
“你妹夫的姑姑是杨太妃,有他在,可以稳住刘太后。”李迪长叹一口气,“这些年,刘太后利用各种手腕,把先帝的旧臣全部清扫出去,又把不听话的老臣,一个个拔钉子似的贬官。必须有所因应,否则局势危矣。”
“可是……为什么要和吕相公起冲突呢?他也是拥护皇帝的,和他起冲突,不是自己人内斗吗?”
“我也是为了枢密使一职,不落入他所在派系的手里。吕夷简平素太独断独行,那位害怕他过于集中权力,将来不好办啊。”
“那位?”李柬之看父亲指了指上面,恍然大悟。
“随着最后一个能够制约太后的人去世,大宋正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汴梁的血雨腥风可就开始了。”李迪说完,咳嗽起来。
李柬之这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和妹夫突然还回汴梁的真正原因。同时,赶紧上前,为父亲抚背。
暖暖的阳光照进卧室,吕夷简擎起胳膊,让四名丫鬟给他穿官袍,系腰带。腰牌上了身,象牙笏拿在手里。最后,他的夫人亲手为他戴上帽子,并摆正。
吕夷简才抬脚踏出出了屋门。
他身为当朝宰相,就算没有早朝,也要到宣政殿候着,随时接受皇帝的询问。等到询问完毕,他再回自己的阁,开始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各地上报的奏折。
有两个青年埋伏在一个二楼的房间里,他们紧紧的盯着下方。房间光线昏暗,狭窄的窗户下面的街道是,吕夷简去皇宫的必经之路。
一个没胡子的青年靠在窗前,边吃糕点,边观察下面的动静,街上已经有了零星的行人。
另一个大胡子青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见越升越高,有些着急:“那狗官不会不走这条路吧?”
没胡子青年扫了一眼地上的路线图,自信地道:“没错儿。他一定会来!老哥,事成之后,我们分头撤离,躲到乡下去,避开禁军的追捕。半月后,我们回汴梁,在城北的天宁客栈汇合。”
“嗯。这一次有内应的相助,咱们一定会为血煞帮的上百号弟兄报仇。”大胡子青年点头,又向楼下望去,他看见吕夷简一行人远远地走来。
他闪到窗户的一侧:“来了。”
吕夷简威严的走来了。
依照规矩,宰相出门,是有相应的威仪。一般都是鸣锣开道,接着是写着回避和官位的牌子,然后是护卫。
护卫后面是宰相的轿子,再是殿后的护卫。啰声也是有规矩的,几声响,代表着官位的高低大小。
他们走在街上,路边的行人见状,纷纷避开。
没胡子青年观察:“没错,就是吕夷简,中间坐轿的那个。”
吕夷简一行人渐渐走近。
两人瞅准时机,迅速张弓搭箭,对着轿子。连续发了四箭,全部扎进轿子里。
宰相遇袭,街上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护卫们训练有素,一部分立刻护在轿子前,其余护卫则是朝着发箭的位置,一窝蜂的追了上去。
这么大的动静,满街都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