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真相大白(2/2)
但是在他脑海里止不住的想一件事,仿佛一切都通了。
事情是这样的,侍郎夫人趁着段文慧熟睡之后,便拿走了玉簪,然后装扮成段文慧的模样,尾随着李百岁到了杜子腾的酒楼。却出现意外,没人出来发现她,她就故意大声“哎哟”一声,引起杜子腾的注意。
杜子腾想要去扶,侍郎夫人肯定是不愿意,那就穿帮了。然后连夜来到李府,丫鬟和仆人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怀疑到她的头上。她杀害了李百岁,然后飘然离开李府。
看似合理,但是有一个关节和证据不符。
那就是李府丫鬟和仆人们,没有一个说见过侍郎夫人。如果是在不惊动下人的情况下进来和离开,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李百岁的房子在二楼,前后都是宽敞的树林,完全没办法藏人。
找了个借口,杨宗谨离开了段侍郎府。
热闹的街市上,杨宗谨信步而走。
他完全陷入了一种逻辑混乱的状态,就像是走进了死胡同里一样。如果是侍郎夫人干的坏事,那就是前面的问题。如果是裴秀娥所为,似乎解决了不惊动人的这条,却有不在场的证据。
如果是提前杀害了李百岁,又和尸检格录不符合。
这就是矛盾点所在啊。
杨宗谨轻叹一声。
“你到底在感叹什么?”一道声音从他脑后响起。
杨宗谨回头一看,竟然是赵福霖。
“公……”
“嘘……”
赵福霖在杨宗谨面前转了圈:“我穿这么朴素,你想拆穿吗?”
杨宗谨话到嘴边,只好咽回肚子里。
见前后没有人,杨宗谨问道:“你怎么出来了?在里面貌似不好玩吧?”
“当然不好玩。虽然衣食无忧,但是我的日子却难受。每天闲得很,整日里只有武功与我为伴,剩下的只有回忆。”
听赵福霖说的可怜,杨宗谨只好道:“好吧,我正好有案子,你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参考。”
赵福霖听到有案子,顿时来了精神:“太好啦。我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呀。”
“嗯?”杨宗谨看向赵福霖。
赵福霖知道自己说漏嘴,只好郁闷的吐了吐舌头。
原来是仁宗皇帝担心杨宗谨受到掣肘,故意告知赵福霖,让她从皇宫里跑出来,协助杨宗谨侦破此案。
在去杨府的路上,杨宗谨把这些天的经历告诉了赵福霖。
“你怀疑是侍郎夫人或者是裴秀娥所为?”赵福霖也不相信自己听到的,那就太三观崩坏。
“问题在于怎样破解这个矛盾点!如果是侍郎夫人,那么怎样做到不惊动李府上下数十人;如果是裴秀娥,那么怎样拿到玉簪呢?”杨宗谨叹了口气。
“会不会是她俩合谋呢?”
“如果是合谋,这就不明白为什么侍郎夫人要和裴秀娥合伙呢?段文慧可是她的亲生女儿啊。”
“说的也是,虎毒不食子。”
两人走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见到一个小厮跑了过来。
这个小厮恰巧是杨宗谨派出去的,他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威武……威武……
提刑司两班衙役分站两旁,手里的杀威棍敲击着地面。
杨宗谨身穿大红官袍,头上戴方顶硬壳幞头,腰间束以革带,脚蹬皂靴,手里一拍惊堂木。
“传!前礼部侍郎段成、侍郎夫人邹氏、死者妻子段文慧、妾室裴秀娥上堂。”随着杨宗谨说完,他们都上了堂。
段成见到杨宗谨的时候,心虚的低下了头。
因为坐在杨宗谨身侧的人,正是惠国公主赵福霖。有她在这里坐堂,换做天王老子来都没有用。
杨宗谨道:“距离李百岁遇害已经过去数日,如今到了该结案的时候。”
在场人表情各异,但是没有一个表现得很明显。到了这个地方,谁也不敢出大气。
“首先,这一切要从李府的家产说起。李家虽然已经败落,但是尚且留有庄园七八处之多,每年收入近万两银子。”杨宗谨说到这里,问段文慧是不是有这回事。
段文慧点头道:“确实如此,每年万两银子。”
“那么这么多钱去了哪里?”杨宗谨接着问道。
段文慧指向裴秀娥:“都是她。夫君把钱都给她了,每年给不少的钱。”
“我才得到一点,绝对没有拿很多钱。”裴秀娥立刻狡辩。
眼看着两个女人又要吵起来,杨宗谨立刻拍了一下惊堂木。
她们立刻住了口。
杨宗谨这才道:“很不巧,本官得到一本账,上面清楚的记载了李二夫人到底拿了多少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