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2)
裴秀娥看了眼,点头承认。
杨宗谨又问道:“这柄匕首留在案发现场,就在你相公身边放着,上面沾满了你相公的血。请问你的匕首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什么?”裴秀娥听到描述,急火攻心,身体摇摇欲坠。
她勉强撑着桌子站着,有气无力的反问杨宗谨:“大人的意思……莫非是认为我就是杀害我家相公的凶手?”
杨宗谨忙道:“不是这样。我只是例行询问,希望你给我一个合理的答案。”
裴秀娥含泪道:“前夜,奴家睡不着,苦苦等候我家相公。他在去大夫人家里的时候说过,今晚一定会回来。奴家这才等他。没想到他喝得醉醺醺的回来,吓得奴家以为来了贼,拔出了匕首。”
“没想到他见到奴家的面就嚷嚷着那件事,因为意见不合闹了起来。奴家一气之下扔下匕首逃走了,想回娘家避一下风头。”裴秀娥叹息着摇头。
她话刚说完,段文慧就叫道:“不是这样的。相公从我家出门时没喝酒,说他喝酒的是你和你的丫鬟小菊,其他人都说没看见。”
事实的确如此,杨宗谨问了好几个仆人。他们都说,不知道李百岁晚上到家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喝酒。
“大人们问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场?”裴秀娥反问段文慧。
段文慧闭口不答。
裴秀娥冷笑道:“这就是了。你的那些下人个个见到你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能不害怕吗!看你一点颜色不对,他们还敢说实话,只能打马虎眼。”
“你这是狡辩!”
“你才是狡辩!”
两人又对上了。
杨宗谨一个头两个大,退到陈尧咨一侧,低声询问他怎么办?
陈尧咨只是摇头。
此时,衙役来报说,顾如君到了。
陈尧咨看到缓和机会到了,连忙让衙役放她进来。
只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翩翩而来,浑身散发着知性的气质。
“民妇顾如君见过二位大人。”顾如君行了万福礼。
“请起。”陈尧咨和杨宗谨欠了欠身,但是没有站起来。
顾如君站了起来。
陈尧咨道:“李二夫人路途受到惊吓,考虑到她腹中孩儿的安慰,本官特派衙役请尊驾到府,为李二夫人看一看。你们上楼去吧。等看完诊,我们再说其他的事情。”
“是。”顾如君搀扶着裴秀娥上楼去了。
段文慧借口为陈尧咨和杨宗谨准备午饭,请求暂时离开。
陈尧咨同意了。
她们一走,陈尧咨和杨宗谨瞬间感觉屋里安静了不少。
“本官还有些心疼李百岁,身边有这么两位,每天都很‘热闹’!”陈尧咨用调侃的口气说道。
“下官却觉得她们虽然吵架,却是很爱李百岁。”杨宗谨有不同的想法。
“欸,本官发现杨提刑怎么总是向着她们说话呢。”
“人嘛,本来就是复杂的。就算圣人,也很难做到完美。再说,下官也只是就事论事,别无他意。”
“那么依杨提刑来看,这案子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如果大人不反对的话,下官想去拜访一下李大夫人的父亲。”
陈尧咨听了,从座位上缓缓地站起来。他既不反对,也没有立即赞同。
杨宗谨很耐心的等着,等陈尧咨给出一个说法。
当权知开封府事,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从杨宗谨穿越到这个时代开始算起,短短的五年时间,已经换了四五任的权知开封府事,可见十分不容易。
这需要能够办案的能力,还要有超强的为人处世能力,平衡各方势力,权衡每一件事的利益得失。如果不慎重对待,外放都算小事,丢官削爵,乃至被杀头都有可能。
等了大约一刻钟,陈尧咨终于同意道:“好。杨提刑只管用我开封府的名义去见段侍郎,其他的不用担心。”
“欸?大人为何突然这么大方!”杨宗谨好奇的问道。
陈尧咨捋须笑道:“老夫深知不询问段侍郎是绝对不行的,更知道只要杨提刑前往段侍郎府邸,老夫就很难独善其身。既如此,干脆大方一点。在陛下面前,老夫也有话可以说。”
“大人尽管放心,下官是绝对不会让大人独自面对。”杨宗谨微笑道,“我也会很有分寸的,这点大人也尽管放心。”
陈尧咨满意的、微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