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当年万里觅封侯 > 第二十六章 国书

第二十六章 国书(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枪追魂 每天三次狩魔副本 爱在秋阳里 霸道校草kiss上瘾 神奇宝贝饲育大师 虚拟超神者 北宋大山贼 汉末龙雀 一品宠妃 神笔王妃

他被救了,被黄河对岸的农民救了。

推开门,洛白走了出去,就来到客厅。

说是客厅,依旧的简陋。

不说已经坏了一条腿的桌子,就说那两扇应该糊着窗户纸的窗户,此刻都发出“呜呜”的声响,足以证明这家确实穷苦。

想到阿萝,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还在榆林?

“那里比丰裕城更在北边,会不会更冷?”

洛白这个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榆林县医馆。

本来说的是待到大军撤离就随大军离开,可参加秋狝的大军早就已经撤离,阿萝还在榆林草场给伤员们疗伤。

现在北原战事危急,轻伤的士卒经过简单包扎,已经重新回到战场上了。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尸体满城郭,少我矮半尺。

他们已经决定用生命铸就北原的坚固城防,哪怕战死沙场,也无所畏惧。

但这次匈奴骑兵来的蹊跷,毫无预兆。但他们攻势猛烈,和以往的作战风格不同,倒是和夏朝未建立以前的作战风格相似。

匈奴骑兵足有十万之多,如果不是凭借着北原城城高墙厚,器械粮草充足,以及战士作战勇猛,北原城早就城破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两天,北原城的战事忽然停了下来。

匈奴人依旧围城,却没有再强行进攻。

就在京城决定派遣援军支援丰裕城的第三天,匈奴竟然派遣使者入城,要面见夏朝皇帝,谈一谈战事。

直到这一刻,北原城守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他读完匈奴国书之后,特别是看到落款的匈奴大单于名字的时候,直接吓的浑身冷汗直冒。

兹事体大,他也不敢有一丝耽误,立刻飞鸽传手,向朝廷禀报。

一同送去了,还有匈奴的国书。

大夏朝皇帝:

匈奴一族历来逐草而居,狩猎而生,久居漠北草原不知多久。但天意难测,若此年水草丰硕,则两国相安无事。若彼年干旱少雨,牲畜死伤惨重,则不得已南下狩猎,所过边关,不过是搜集一些牲畜粮食盐茶,补给自身,不至于灭族罢了。匈奴一向热爱和平,曾向前大皇帝商议和亲一事,可惜前皇帝陛下拒绝大匈奴好意,更是派军讨伐,这才挑起两国争端。现在两国战事已有三十年,边境连年战火,受苦的是两国百姓。值此之际,再次商议和亲一事,以保两国万年和平,百姓安乐。

大匈奴单于:栾提柯

当这一封国书交到武统皇帝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晚上。

羽林卫连夜到朝廷大员的府邸,召唤所有的朝臣,连夜上朝。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商议,毕竟眼下的局势,真的不比三十年前。虽然三十年前也是南方战乱未平,可总归是大势已定。

就像户部尚书杨升所说的那样:“现在叛贼势大,南方不仅未定,反而将战火向北蔓延,有席卷黄河,祸乱天下的趋势。在这时候,朝廷并不宜两线作战。”

文臣说的有道理,但“文死谏武死战”,面对已经打脸的匈奴,朝廷中的武将们还是显露出慷慨激昂的一面,都叩头请战。

“三十年前匈奴势大,兵临长安,我们尚且一战平定,何况与现在?陛下,朝廷不能失了先帝锐气啊!”

云硕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似乎不在意下面的讨论,直到一人出列。

“陛下,现在京城能调集的大军只剩下禁军和羽林卫。之前为了支援丰裕城,已经从禁军中抽调两万人。现在再行抽调,就会造成京师卫戍空虚。如果此时出现什么变故,我们承担不起这个结果。”

作为身在朝廷唯一的上将军,连崇光的话是有分量的,只是这个分量,却出乎太多人的意外。

他这个当今朝堂上的武将之首,竟然也不同意两线作战,甚至不同意派兵支援!

难不成他也同意和谈?

连崇光的话不仅让武将意外,连文臣都意外的看着他。

发表完言论,连崇光用一句话作结:“诸位大臣与其在这里讨论是增兵还是何谈,不如想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兵可派吗?”

这是摆在朝廷眼前的一件大事。

“朝廷现在的兵力如何,我想诸位也很清楚。能抽调两万禁军,那已经是冒着京城出事的风险了。要是再抽调兵力,京城空虚,一旦叛贼趁机入侵,那我们该怎么办?”

朝廷上安静了,不管文臣还是武将都在考虑兵力这个问题。

“霍荫附议!”

就在众人还在思考的时候,站在靠后位置的一个中年人出列,同意了连崇光的意见。

众人看着决世伯霍家现在的掌门人霍荫,不知道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开口。

可两家关系一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开口相应呢?

就在众人暗中思索的时候,云硕开口了:“那就议一议连将军的话。”

直到这个时候,大臣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云硕早已经有了决断。

怪不得作为武将之首的连崇光会一反常态的议和,恐怕皇帝早就在私下和他说过了。

他现在说的话,与其说是他自己的意思,不如说是云硕的意思。

明白这个道理,朝议很快通过,准备议和。

当朝廷的诏令送到北原城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

北原城守将看着朝廷的国书,一时呆立无语,然后跪在地上痛苦道:“陛下,臣等有罪啊!”

众王之王大匈奴单于:

夏以兵马得天下,也因兵马而失天下。三十年葬送百万雄兵,朝廷之过也。幸得大单于体谅,为两国边境万民为念,力图两国和平友好,夏君臣不胜感激涕零。烦请大单于派遣使臣来朝,商议国事。尊使臣莅临之日,夏朝臣必出城迎接,以示和谈诚意。

落款没有“大夏皇帝”字样,只有一方玉玺,以及“云硕”两个字。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