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英国公的忧虑(2/2)
直接说皇帝是盯上了部分勋贵钱财,总是不好的,尽管张之极是这么想的。他倒是一点不担心,英国公可是勋贵之首,能和阳武侯那种扑街比么。再则,他们张家终归还是比薛家那种蠢强得多,阳武侯那蠢货以往为恶太多,他家完蛋京师百姓都是人人称快,他们张家倒是还不至于。
张惟贤闻言,也觉得有理,“也罢,不过俺家还是得收敛些,京营中的差事,都辞了吧。我家可不要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恶了皇上。”
张之极闻言不由有些肉疼,不过他爹的命令,他也不敢不听。
各家勋贵意识到当今是个比较较真的,很快便开始约束自家子弟和门人,让他们不要去和阳武侯一样作死,不过大把的人却依旧不大肯放弃在京营和京卫中占便宜,丝毫没有觉得随意役使营兵和军户有什么不对。
不少人,甚至在嘲笑英国公胆小。
而事情的发展,似乎没有出乎张之极的预料。
皇帝收拾了阳武侯之后,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也根本没派人去查京营的情况。
朱皇帝哪里需要查京营,从登基起,他就知道京营到底是个什么德行,根本懒得去查。
皇帝突然就把福藩和阳武侯干掉,让文官们在惊愕之余,也有些担忧。
大部分人都认为,皇帝是没钱了,才会这么凶残。皇帝这样捞钱,不会像万历那样搞得天怒人怨,对朝廷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只是,这位皇帝,自登基后沉寂了一阵,就一直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
藩王和勋贵还有很多,但皇帝这么个做法,总不免让很多人担心,他这么搞下去会制造出动乱。
他们都清楚,自郡王开始降等袭爵,肯定不是皇帝的终极目标。皇帝这么搞,可是让不少的郡王在蠢蠢欲动,真要连亲王都降等袭爵,搞不好又是一场靖难。
虽说,当今不大像建文,但出了乱子总是不好的,谁也不想当下的朝堂格局因为一场大乱而有太多不可控的变化。
再则,他们也不免担心,自己也会被皇帝盯上。
后续的,御史们对其他勋贵试探性的弹劾,被皇帝留中之后,这场风波也暂时宣告平息。
文官们,也自认早就明白皇帝的态度,对扳倒一大片的勋贵也本来就不报啥希望。更加不敢真下手针对所有的勋贵,谁都清楚,要是真那么干,肯定会被政敌参一个图谋不轨。
就是张居正,都不敢整治勋贵,他们当然也没报什么希望。
能扳倒一个作恶多端的阳武侯,让勋贵们都老实很长一阵子,已经算是让文官们都喜出望外。
研究了下京营的问题无法解决的根源后,朱皇帝也差不多理解了宋明皇帝的想法,他们自己不行,控制不住武夫,便宁可败坏国事,也要留着这么一群他们十分放心的废物掌控国家主要的军事力量。时间越久,这么一个利益集团就越庞大,越拖就越没有人敢处理,到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拖着全天下的百姓一起跟着他们家倒霉。
他此时也不由开始觉得,古代中国还真是遇上了一个无解的问题,在生产力不够的情况下,这片土地需要皇权,但皇权体制,也必然把国家带进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