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闹上刑部(下)(2/2)
西夏杖刑方式分为很多种,最流行的是军杖和堂杖。
军杖,就是军队用来殴打犯了军法的将士的,往往会将人打上天,不到行刑完毕都不会掉下来。
堂杖相对轻一些,就是公堂之上殴打老百姓之用。
行刑之时左右各站一个衙役,你一棍,我一棍,折算一组,而所谓的杖责三十,便是三十组,实际上乃是六十棍。
三十棍结束,起初赵良民还能痛呼几声,到后来干脆两眼一闭,不知死活。
一天之内遭受五十邢杖,就是个武者也会打个半死,更何况赵良民明显不是武者。
“去打一桶凉水来,瞅瞅是死是活,今日时辰已晚,退堂!”
冯道台冷眼瞅了瞅堂下赵良民,嘴一歪,阴阳怪气说道,而后袖子一扫,颤颤巍巍退了堂。
他很狡猾,狠狠揍了赵良民一顿,却并没有在对方的案子上找一丁点的茬,就连打人的理由也是咆哮公堂。
赵良民若是不爽可以上告,不过他能告什么,冤假错案?
抱歉,人家冯道台还没断你案,怎么错。
告他屈打成招?
冯道台出手有因,而且也不用赵良民招什么。
真说起来,本来就是赵良民自己“一不小心”咆哮了公堂,想在这上面找理,告到殿前都没有用。
道台府外,金有才一身黑底绣着金钱的大褂,状若路过一般从人群后面走过,往里面瞧了一眼,眉头挑了挑,小眼珠微转若有所思。
对于赵良民来说,今日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他发誓,若是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坚决不再做这种挑战权贵的事情了。
给多少钱也不敢!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耳聋的冯道台绝对跟玄天美食街有关系,不然哪有原告还没说几句话就被打个半死的。
围观群众对于冯道台的作为十分不满,却又怕落得同样下场,最多小声嘀咕两声“狗官”到头,没谁敢跳出来斥责。
王将守在门口,眼见事情没怎样就草草结束了,顿觉十分不满。
他寻思着如何能将事情搞大,正巧看到衙役拎着一桶凉水走来,眼前一亮,冷笑两声。
衙役没看到王将的冷笑,拎着一桶水直接倒在重伤昏迷的赵良民身上。
谁都没有注意到,就在水刚刚接触到赵良民的瞬间,一支细若发丝的青针飞速从赵良民的太阳穴上穿过,钉在了另一侧的青石地砖里。
所有人都看到昏迷在地的赵良民身体在被水浸湿的瞬间猛地跳起,眼睛瞪得老大,而后僵硬倒地。
“我去,你搞什么鬼,找死啊!”
衙役吓得把桶都扔在了地上,毫不客气的踢了赵良民两脚,却发现入脚僵硬,那赵良民就像旁边死了一天的赵奉公,面色逐渐苍白,血色尽去。
“喂,喂!”衙役嘴角动了动,顿觉事情不对,转身就要走,却被一脸痛恨表情的王小一拦了下来。
“好个道台府,好个公堂,原告前来告案,竟然被下令活活打死,大家快来评评理,天理何在啊!”
本欲离开的围观群众各个面色难看,谁也没想到道台府竟然活活打死了人。
犯人有罪,可以判下罪行,审定之后再行刑,道台府只有审理案件的权利,可没有行刑的权利。
如今赵家父子先后冤死,都和一个案件有关,顿时激起了群众们的强烈不满情绪,连带着点点畏惧心理都淡化了下去。
他们心中想的是,今日若不能为赵家父子讨回个公道,下次如此冤死之人就可能是自己。
那衙役也没想到这人竟然死在了公堂之上,照理来说根本不可能,因为每次邢杖之时都会有个标准,顶多将人重伤,根本不会打死。
他俯下身试探了一下赵良民的鼻息,两只手指放在鼻尖半天也不见一口回气。
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