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告老还乡的冯道台(2/2)
捕快接过状纸,略微看了一眼之后,没一个子他认识,可想起方才知府大人的交代,还是装作看得懂的样子摇头晃脑沉吟了少许。
“大人,您状纸拿反了。”
王小一张嘴寻思半天,终于决定好心提醒一下,不料那捕快嘴一歪,横眉弄眼态度蛮横。
“老子还不知道拿反了?我天生就这习惯,写字看书都得倒着才行,怎么,不服啊!”
被人抓住痛处当众揭穿,捕快顿时暴躁如雷,他从小没念过书不识字,这是他的痛楚,只要别人一说他就会生气。
被王小一这么一搞,他连胆子都大了,袖子一甩,眼睛一立哼声道:“你们这案子太大了,还涉及到武林人士,府衙管不了,去道台吧!”
说罢,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一队衙役便退回了衙门,顺带着还顺走了人家写好的状纸。
朱红大门“咚”的一声紧紧关闭,留下门口愕然的百姓以及看热闹的王将等神策军。
“办的不错,回头看看帮你和神武寺那边说和说和。”
府衙内,李知府接过捕快递过来的状纸,夸赞那捕快两句,本想赏赐一些银两,可一掏兜,尴尬的撇了撇嘴。
“多谢大人!”
捕快很知趣,谢过之后,麻利的退了下去。
在府衙当差不是一年两年了,自然知道自家大人是个大清官,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对这种清官带着十足的敬意。
至于李知府说的帮他和神武寺说说这种话,他自动忽略了,他又不傻,自然知道这是大人掩饰尴尬的空话。
神武寺是什么地方,岂是能随便说说就进入的。
被属下怀疑,李知府咂了砸嘴,很是无奈,没办法,谁让家里的钱前一阵子都孝敬了玄天道。
摇了摇头,他低头仔细读起状纸内容,起初眼睛微眯,后来嘴角抻动,到最后呼吸急促,一张满是褶子的老脸涨得通红。
“来人,快来人呐,去把硕儿给我叫回来,就说我突染怪病一病不起,着急见他最后一面!”
……
待到神策军护拥着王小一和赵家父子到了道台府的时候,已经绕着小半个上京城转了一圈,太阳都已经偏西快要落山。
赵良民怀里揽着翻着白眼一动不动脸色铁青的老父,哭得找不着调。
经过几番折腾,赵奉公终于撑不下去,撒手人寰,临死都没闭上眼睛。
他一直在好奇,为什么自己出了事口吐白沫,他儿子第一反应不是赶快找大夫看病,而是讨回个公道。
奈何他自从吐白沫开始,就已经说不出话,身子乏力动弹不得,只能眼巴巴等死。
乡试结束,冯道台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便摊上了这种一看就有猫腻的案子,咬牙骂了李知府这个将包袱甩给他的老家伙。
他紧紧盯着状纸,手指颤抖的不停敲打着案牍,最终咬了咬牙。
“算了,活了一大把年纪,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早两天晚两天还不都一样,总比晚节不保要强!”
冯道台执起毛笔舔饱墨水,洋洋洒洒一部高老奏折写下,而后悲叹怅然又放松的吐出一口气。
他已经看出来了,自从玄天道出现以来,上京城便开始风起云涌,如此多事之秋,他这么大的年龄实在不适合呆下去,还是明哲保身重要。
“来人,将此奏折送到内阁。”
说罢,冯道台拿起加急的公章,在奏折正面盖上字样,不顾众同僚复杂的目光,独自向内院走去。
他得去收拾东西,最好能立刻就告老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