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进退之间(2/2)
王邵没想到赵恒竟然把执政大臣的密奏直接拿给他看,更加确定了自己在赵恒心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他有些激动地结果奏折看了看之后,却一面肚里暗骂王钦若胆小怕事、真他娘地脓包一个,一面又暗暗叫苦不已,自己越是不想管这么多的鸟事,但往往又身不由己,有时候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却是事情找上他又推脱不了,真是倒霉啊!在片刻的犹豫之后,他轻轻放下奏折,恭恭敬敬谨慎地道:“此军国大事,陛下应招寇相公问策。”
赵恒似乎有些不愕然的神色,整个人也蹙眉沉思片刻,才慢慢地道:“爱卿说的也是,那就宣诏寇准觐见。”
王邵暗自舒了口气,尽管他心中非常不愿意,但人家寇准毕竟是这个时代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人,这场战争的前半章没有寇准是万万不成的,正如那个王钦若,高谈阔论、使个手段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能手,甚至可以说在内政上也颇有一套,但要说到运筹帷幄、御敌卫国,他还差的远呢!
由于行在就设在南城不远的地方,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宰相的办公、住宿地点就紧挨着皇帝的行辕不远,不多时寇准就匆匆而来,赵恒心情急切也没有多说,当即道:“寇卿家先看看天雄军王卿家的疏奏。”
当王邵拿起奏折轻步走到寇准身旁,恭恭敬敬地把奏折递了上去,寇准在接过奏折的时候微微一笑,显然他对王邵的态度和举止感到满意,毕竟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年青人只要懂得谦恭进退也就没什么可怪罪的了。
“寇爱卿,契丹攻势猛烈,王卿家……”
寇准匆匆浏览了一下奏折,顿时面露鄙夷的神色,他不待赵恒说完脸色就是一本,正色道:“陛下自亲征以来,全军士气昂扬,各处捷报接连不断,这都是陛下神威之所及,眼下正是紧要关头,倘若陛下后退一步,日夜翘首而望的河朔诸军失去希望,必丧尽斗志、丧土丧师;便是随驾征战的各位大将又岂能不扫兴灰心?到那个时侯士气瓦解,军无斗志,被契丹人乘势掩袭,试想陛下又未生双翼,能走得脱么?是想臣等被俘,犹可入北廷为臣,陛下一国之君,与臣等断不可同日而语!还望陛下三思。”
王邵有感于寇准竟然公开讲出别人不敢讲的话,做为大臣一旦被俘虏,往往都能得到辽国的重用,最少也不会把命给丢了,但皇帝却不一样了。他偷眼观察赵恒的时候,却见赵恒眉头紧锁,脸颊微微颤抖,过了好半天才微微点头,道:“爱卿之言也是,容朕细想。”
寇准毫无意思地瞥了王邵一眼,继续朗声道:“而今陛下乃全军上下的主心骨,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进尺、不能退寸,只要陛下言战,朝野上下才有抗争士气,陛下稍有退意,后果便不堪设想。陛下在京时,已经绝了南幸之意,而今和契丹人近在咫尺,何况前军已经大破契丹前锋,把契丹人的士气击退,此时正是用兵大好时机,断不可言退。诚然陛下亲征纵有冒险之处,但契丹主和承天太后都在前敌,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北城关防之外,难道他们深入千里就不是冒险吗?奈何一些朝廷大臣却畏敌如虎,而陛下便不敢想掳契丹主和承天后至阙下、叫他们甘心称臣?退一万步讲,陛下肩上乃本朝江山社稷,但凡稍有迟疑,万众灰心,到那时终究是怎样的结果,臣实在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