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碧血青天下(2/2)
主力之间的对决仍然在继续,宋军在后面的弓弩手却和正在前面冲杀的枪手、刀牌手不一样,他们在后面从容不迫地展开对契丹军的箭幕射击。
要说宋军战斗力最犀利的兵种就不能不说是弓弩部队,实际上在太宗和真宗时代,宋军并不缺乏战马,或者可以说并不严重缺乏战马。由于灵夏地区李继迁的叛乱导致了五州割据,但在李继迁没有占据灵州之前,西北一带仍然为宋军提供不少优良的战马,不然前朝周世宗和国朝太宗皇帝也不会发动收复燕云的战争。
宋军马军无法和契丹军相比在于马军费用太高,比起步军来说比例少些罢了,即便是李继迁占据了灵州,西北边地也还是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战马,吐蕃人、回鹘人通过河湟、凉州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战马,所以宋军马队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不过河朔一马平川、国情又不容保持一支庞大的马军部队,面对辽国数十万马军对汴梁的威胁,弓弩就成了添补不能大量装备战马的必然选择,而且朝廷非常提倡民间练箭,平日里农闲最重视射术,装备弓箭的费用也比较低廉,很多地方都有招箭社的民间练武组织,为宋军提供了数量充足、技艺高强的弓箭手。
在阵地战中这些弓弩手显露强悍的战斗力,除了强弩之外还有黑漆弓和黄桦弓,这些弓箭的射程与威力固然无法和禁军的强弩相提并论,更无法同床子弩同日而语,但也有它的优势所在,那就是从上箭到发射的速度,是弩机的两倍之上,加上一名箭术娴熟的射手,两次发射的间隙很短暂,在面对密密麻麻人群,几乎不需要瞄准的战场上,其威力立即缓缓挺进的宋军军阵后方轮流的一轮轮箭幕遮断的契丹军队形中看出,凡是被箭幕覆盖的契丹军区域,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宋军的长枪手杀过来,一匹匹战马在密集的弓弩箭矢打击下悲鸣地倒地,盾牌也无法长时间抵挡不间断的弓箭,何况还有穿透力极为强大的弩箭,尽管是非直射,但其强劲的箭矢仍然不是契丹军甲胄和旁牌所能抵御的。
虽然契丹军也开始用弓弩反击,宋军军阵中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置之死地的宋军将吏们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契丹军之所以被动挨打是契丹军丧失主帅后呆板的指挥机制所造成的。一旦契丹军反应过来发动真正的反扑就是非常犀利的,在宋军马队在完成合围之前,他们这些步军是跑不过马蹄,所以要把契丹军死死地缠住,使他们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这样才能一面用弓弩最大限度的杀伤契丹军有生力量,一面争取宋军马队最后的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