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建造盛唐 > 第五十三章 小家子气

第五十三章 小家子气(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梦幻西游开始的全民穿越 岷江风月 盗高一尺 我穿成了游戏bug 我家狗子超凶的 穿越火影之我居然是雏田 生如朝露 英雄联盟之巅峰十年 我在天庭做主播 从斗罗开始猎杀主角

此次南下,他几乎等于手持尚方宝剑又是当朝一品亲王。

什么南朝勋贵都隔了一个隋朝了,再贵能贵到哪去?

真要给自己添堵,就让他们去见南朝的列祖列宗去。

李元瑷想要知道的是江南的详细情况,需要一两个可信的人。

这搞建筑的,李元瑷深知计划与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多时候,他们图纸设计的好好的,但是承包商偷工减料,工人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比比皆是。

治理地方也是一样,官场上阳奉阴违的事情,岂在少数?

李元瑷可不想两眼一蒙,给人忽悠的团团转。

送走了宾客,徐孝德将自己对江南的认知,以及江南面临的问题都与李元瑷做了详细的探讨。

中国不缺治世能臣,南陈袁宪就是其一。只可惜他遇上了荒淫无道的陈后主,空有一生才华而无计可施。

袁宪在陈后主即位后,就写了一套治理江南,抵御隋朝的方案,但陈后主觉得太费钱财拒绝了。

此方案杨素、高颖等人看了都赞不绝口,直言若非陈叔宝昏庸,以袁宪计策行事,至少可保南陈十年国运。

当时,隋朝一统天下大势所趋,能保十年国运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徐孝德恰好拜读过,正好跟李元瑷说起。

李元瑷听了一脸讶异,袁宪重农、重盐的思想与之暗合。

尽管江南因为无脑发展农业,导致粮贱伤农的情况,但作为农耕民族,不可能不行农耕之事。

此次南下发展,尽管目的是着重抓商业,但农业发展始终无可厚非的位列第一。

一番附和这个时代国情的观念让李元瑷叹为观止,对于江南之事,有了新的理解看法。

回到大安宫,经过一番总结。

李元瑷正式将自己的治理方案记载成册,直接送到了李治手上。

这事情关乎大唐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李治亦不敢草率决定,与李元瑷一起求见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李元瑷写的详细方案,缄默了片刻道:“你这是打算从苏、湖入手?”

李元瑷在后世就听过一句话,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湖州,一个位于太湖以东,一个位于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曲折萦绕,是中国最早实现粮食一年两熟的地方。

这治理江南,李元瑷可不奢望李世民真的将江南交到他手上。

江南那是何等广阔,长江以南,那他就不叫商王,而是江南王了。

就算李世民真的给,李元瑷也管不过来啊。

他就廖廖数人南下,直接统御整个江南,那还不抓瞎?

故而他选择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苏州、湖州当任起点,自请为苏州都督,领湖州刺史,统御苏湖之地,进行改革。

只要自己在苏湖发展出了前景,周边州地自然也会跟着改变。

只要自己成功,总结了经验,干出了成绩,其他地方只要派遣干吏,萧规曹随,自然能够发展起来。

自己的任务是当好领头羊,而不是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是的,臣弟苏、湖得太湖之力,且境内水网交错纵横,利于舟船往来,最具有发展前景。这改制江南,一口气将江南全盘改制发展起来并非易事,先则其中关键,将苏、湖发展起来,然后带动周边州县,徐徐图之,诚乃万全之策。至于泉州港口,还请陛下择一能臣担此大任。泉州离苏湖太远,臣弟实在力不从心。”

李世民眯眼看着面前的李元瑷,随即又看了李治一眼道:“太子怎么看?”

李治恭敬说道:“儿臣觉得十六叔有些小家子气了。就苏湖两州地,何必派一个亲王前往?”

李世民轻哼了声,说道:“太子说的不错。江南发展,重中之重。你当朕跟你一样,小家子气?皇兄让你下江南,可不是让你享清福的,办事畏首畏尾的?成什么大气候?”他从案几上翻了翻,然后拿出一块地图,丢给了李元瑷道:“江南道确实过于大了,谅你也没本事总理。皇兄将江南道划分开来,分为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你负责江南东道润、常、苏、湖、杭、睦、歙、明、衢、处、温、婺、越、台、建、泉十六州的行政要务,另外再给你江南东道黜陟大使的权力。”

他顿了顿,看着李元瑷道:“至于你说的去处扬州都督的申请,也见你晓得其中利害,扬州兵马便是为镇江南而设。你既得江南东道的行政大权,再领扬州兵马确实不合适。此议皇兄恩准了。不过总揽十六州政务,手上没兵却也不成。就依你言,改任为苏湖杭三州都督,有苏湖杭三州兵马归你调动,稳定江南道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朕亦会选择一良将镇守扬州,你大胆放心的行事,真要有意外,扬州兵马会南下为你开路。”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