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仁者之志(上)(1/2)
一行人回到冠军大营,安排人带许氏父女下去沐浴更衣后,王琦便回到了居住的营帐.
听到脚步声,王琦回头一看,原来是王伯,正想问许思远的情况。却是王伯语带犹豫的抢先问道:“少将军,老奴有一事不解,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王琦愕然不解:“王伯说的哪里话,有什么疑问尽管问。”
“今天营救许氏父女时,少将军为何如此杀伐果断,将那些强盗一击必杀?”王伯平静的问道。
王琦更是奇怪,以为王伯怪他心狠手辣,反问道:“这些人草菅人民,难道不该杀?”
王伯言语紧逼:“那少将军为何对之前行刺的两名刺客却心怀仁慈,想网开一面?若非老奴出手,怕是至今两名贼子仍然活着吧?”
王琦听了身子一震,久久的望着王伯说不出话来。
王伯说完转身出退到营帐角落,留下王琦独自思索。
是啊,为什么?为什么在刑讯逼供完了之后,还要留两名刺客性命,真是为了留作以后他用,还是自己心怀恻隐,不忍加害?
可要真是如此,今天为何在斩杀了一群强盗后,却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心中还隐隐有种惩恶扬善的快感。
刺客为了钱财而杀人,强盗也是为了钱财或者是女色而杀人,本质上,两伙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一己私欲。
所不同的是,这两伙人中,刺客针对的是自己,而强盗们要对付的是许氏父女。
王琦有些糊涂了,抬头看向王伯:“还请王伯为我解惑。”
王伯静静了走了过来,缓声道:“少将军想多了,其实老奴觉得两件事,都是一个‘仁’字作祟。少将军为了两名刺客,而心中不忍加害,是为妇人之仁;今天为救许氏父女而杀强盗,是为壮士之任。老奴今天这番话,是想少将军以后能抛开那妇人之仁,若非如此则遗祸无穷。”说道最后王伯声严语厉。
王琦一听心中羞愧得无以复加,当初他刚抓到刺客时,恨得牙痒痒,但当真要杀了他们时,却慈悲心发作,想放那两个刺客一条生路,想起前世的一句话: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对着王伯行了一礼:“王琦受教了。”
王伯见他想通了,自是高兴万分,忙扶着王琦坐倒,在一旁开口道:“少将军刚进营门时欲语还休,是否想问许思远的情况?”
“正是,王伯似乎和他相熟,言语间也甚是恭敬。刚才还连给我使眼色,让我留下他,莫非有什么隐秘?”王琦问道。
王伯高深莫测的轻笑一声:“少将军所料不错,此人务必要留下来。”
“哦,王伯倒是说说此人有什么稀奇之处?”王琦正了征身形。
王伯没说话,定神的看着王琦良久,答非所问:“老奴想问少将军此生志向?”
王琦闻言却没马上回答,心中一个声音也在问自己:志向,你以后到底想干什么?
王伯眼见一片沉默,知道王琦还未下定决心,也不逼着让其马上回答:“少将军既然尚未想好,那等想好了再说吧。”顿了顿,绕开这个沉重的话题,“许思远其人足智多谋、深思远虑,在战场之上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朝堂上则可周旋与百官,立于不败之地,可谓是文武皆备之人物。若非如此,也难得让老爷引为平生唯一一个忘年之交。”
王琦一听,心中兴奋无名,此人不是他脑中千思万想的谋士人物吗?可也有一些疑问,如此人物怎么现在如此潦倒,而且王猛没将他留下来?想到这里:“王伯,照你所说,他如此多智,也曾在先父手下为官,现在必定身居高位,现在怎地流落至此?”
王伯好像有点缅怀过去,声音遥不可及般的飘忽着:“少将军想错了,许思远当年确实在老爷帐下效力的。后来却因故离开了。少将军可知道缘由吗?”自问自答道,“当年许思远劝老爷自立,重整我汉家河山,老爷不依,他才愤而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