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仁义的刘焉(1/2)
果然,任岐还是问了有关清查户籍的事情,本来也没有什么好瞒的,他问什么就答什么。
“是啊,这黄巾贼攻入成都之后,居然连户籍册一把火给烧了,现在我身为益州牧,居然连成都有多少土地,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任太守你说说这像话吗?”
刘焉真是一个戏精,这时候将心中的愤怒与无奈完美地在脸上表现出来,就好像烧掉户籍册的人真是黄巾军一样。
“那是,那是……”
确实,刘焉作为益州牧,确实不能少了成都的户籍册,不然以后怎么收税?
以前是根据在册土地和人口来征税,现在什么都没了,总不能让刘焉在路上随便抓个人让他交税吧?
“任太守啊,黄巾贼也到你的辖区去过,我建议你也在犍为郡清查一次户口,丈量一次土地,看看有没有黄巾贼的细作。”
“不了不了,属下之前已经查证过一次,没什么问题,而且黄巾贼在犍为肆虐的时间不长,犍为死的人并不多。”
开什么玩笑,刘焉能够清查户籍而活得好好的,那是因为他是皇帝钦点的益州牧,又手握大军,要是任岐在犍为郡也有模有样搞一次,估计第二天他的脑袋就会搬家,对外还得宣称是家里进了盗贼,导致太守身亡。
刘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没有继续就清查户籍这件事情讨论下去,而是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对任岐说:
“我觉得你是一个正直的人。”
“州牧谬赞了。”
“你是什么出身啊?”
“属下举贤良方正出身。”
举贤良方正,那就是察举制的意思,中央每年(有的地区每两年)都会派人去各个郡寻访有才有名或者品行端正的人到京城做官,这些人便被称为贤良方正。
察举制在一开始还能起到为朝廷征集人才的作用,越到后来,各地的贤良方正中世家大族的成分就越多,逐渐演变成“你推荐我家孩子,我推荐你家孩子”这样的情况。
再到后来,曹丕登基称帝之后,陈群更是将其进一步修改成九品中正制,各地的郡守有名之士给各地的人才分个等级,从上到下一共九品。
最后形成了晋朝“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情况。
“明天我要宣布一件大事,任太守可一定要来看啊!”
“一定一定。”
两人就在这样看上去非常友好的氛围之下结束了第一次见面,两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尤其是刘焉,走路摇摇晃晃,得让李严扶着才能找到自己房间。
刘焉在一只脚踏进房门的时候,眼中的醉意顿时消散,步伐矫健地走到桌子边坐下,问道:“张肃张松来了没有?”
“刚才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这会应该不远了。”李严关上门,答道。
过了一会,房门被敲响,李严开门,正是张肃张松两个人。
“主公,已经安排好了,成都之内所有豪强世族明天都会聚在一起。”
张肃经过和刘焉的谈心之后,也改口叫了主公,现在刘焉手下又多了一对兄弟。
“好,大家辛苦了,等我们撑过了这一关,剩下的就没那么棘手了。”
这是他们的计划,由张肃出面负责联络豪强世族,以“刘焉准备取消清查户籍”为借口,让他们明天统统聚到府衙里来。
到时候当众宣读奖赏和惩罚的名单,谅他们插翅也逃不出去。
大义在手,又有足够的武力支持,不怕他们不就范,唯一的变数就是任岐。
刘焉真的非常欣赏这个任岐,他是贤良方正中为数不多有真材实料的人才,能够统兵打仗还能战胜马相,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刘焉选择跟他合作。
可惜,刚才试探的时候,任岐并不打算跟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