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火上加火(2/2)
为此作者对1989年9月-1990年5月这段‘空白期’进行了猜测推理。这个猜测是以几个方面来完成的。第一,zhèng fǔ是如何‘完成’让建军主持开发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建军能否担当重任?第三,东城新旧势力重组中,建军是如何让东成没有发生‘sāo乱’?第四,建军为什么要担当这个‘zhèng fǔ公务员’?第五,A钢、汤州军团以及黄州人对建军担此重任的看法。第六,学cháo事件是否波及到了A市。第七,1990年5月以后的A市势力图。
首先说zhèng fǔ方面。谈之前,我们先提一下,张斌此人在1990年之后可谓是‘官运亨通’,从A市到H省省长仅仅用了八年时间。可以说是与建军的势力发展相辅相成的。这可见两人的合作是相当‘亲密’的。那么,这个合作基础应当就是1989年建军担任A市开发区负责人这项事件。那么,是谁主动呢?如果是建军主动,我想对于其能在一个月内‘坐’到东城开发区位子似乎不大可能。当然,仅仅是张斌主动也不大可能。因此两人应当是事先商量好联手,而后干下这事的。那么,张斌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这是在赌前程。他力挺建军的风险是很大的。他的出发点或他从建军身上看到了什么,从而使他下定决心,拿前程来赌呢?这就是第二点,建军是否能担当重任?毫无疑问,一个开发区对建军这种人来讲简直是‘小菜一碟’,也不用什么废话来形容了。那他一定制定了一个A市东城开发计划。这个计划书,我们今天找不到了。不过,看A市东城从无到有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份计划书是相当宏大的,也是相当能打动市府众头头的心的。而这是实现双方携手的基础。可是,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又为什么要掩盖这一切呢?原因是什么?毕竟这对A市来说是好事啊。这实在让人深思。这个问题或许A市东城新旧势力重组中找到了一些线索。我们经过调查发现,重组后,建军的势力扩大了许多。他的集团吸收了许多原东城小势力。可以说,重组后的建军集团已经有了商帮的架子了。在此之前,他们仅仅是一个雏形。可以说,这次重组对于建军来讲得到的不仅仅是人,而且是领域。各个行业似乎在这次重组后都向建军敞开了怀抱。如果说以前他是一个A市的面粉大王[农产品大王]那么重组后他就是一个A市商界帮主。这就让人奇怪了。为什么不仅zhèng fǔ为他发展铺路,而且其他势力也纷纷加入了他的‘团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再有就是,为什么A钢、汤州、黄州人对此竟然‘旁观’?难道他是‘赵兄’?不过,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赵兄’即使到今天也还在争夺之中。
不过作者在仔细搜索之后发现了一个变化,即1990年五月之后,建军的集团中的年轻人多了起来。这太让人惊奇了。而且这些年轻人个个能量充足。为此,作者的猜测是,他们干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抢’了一批参加学cháo的学生。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切就可以解释了。火上加火之所以没有执行就是因为学cháo爆发了,而他们原本计划参与‘火上加火’行动的人被抽调到了‘抢救’这些学生的队伍之中。而zhèng fǔ之所以批准他担任东城开发区负责人,或许就是想以建开发区的名义掩盖这些学生。至于其他各方势力也是因此而加入了他的队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次号称为‘火上加火’的变异行动不愧为A市商战中排名第十的一战。因为与一切比起来,能抢救人才并赢得民心的商战堪称商战经典。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1990年5月之后建军的势力扩大到仅次于A钢和汤州军团的第三大势力也并非侥幸。
可以说,这段历史在1989年到1990年3月份来了一次‘空翻’。史料中对此的记载多是‘今天会**了。’等等一些毫无营养的话。即便连建军的乖儿子出世都被‘遗忘’了。可见这段历史绝非一般的简单。而且1989年chūn节建军第一次没有回乡下过年,这又不得不让人吃惊。总之一句话,不论这段历史发生了什么,历史的车轮还得向前。所以在80年代结束之后,我们将之作为一个转折,史篇进入90年代。这个可以称之为疯狂的年代-商战不断、商帮林立的烽火期。
及时知道小说最新章节 ww.laiy.co 来哟小说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