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秋(2/2)
时不我待,如果不尽快设法自保,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ròu的局面。易锋寒不是一个人,他有庞大的家族、众多的家臣旧部,如果商山君要削藩,易锋寒退一步也许可以保全自己的xìng命,可是就意味着家族和家臣旧部的未来也随着自己的退让而断送,如果不接易水千户这个担子,易锋寒倒是可以对此置之不理,现在却是骑虎难下了,每一个世袭侯爵的背后,都是一个家族数代甚至数十代苦心经营的结果,削藩的念头肯定保存在每一代君主的心中,能够把爵位流传下来意味着这些家族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到自己这一代终结或者说走向衰败?即使是没有在易水之畔长大,易锋寒也从未忘记过自己是易水易家的人!名mén望族的子弟可以从家族获取很多普通百姓无法获取的东西,比如地位、比如人脉、比如金钱、比如受教育乃至接受举荐为官的机会,但是反过来,他们对于家族也有更大的责任,自己拥有的这些好东西,要想办法留给自己的子孙,从这点上来看,贵族、世家的确是国家不分、家国一体的一个群体,没有了国,他们的家就失去了延续的基础,没有了家,这样的国还有什么捍卫的意义?所以易锋寒不介意个人为了国家的兴盛束手待毙,却绝不能容忍家族走向衰败甚至灭亡。更何况,从与商山君的jiāo往过程中,易锋寒依稀听到了他剑指神州的野心,如果是这样,凭易锋寒的声望、武功,就算他肯隐退还家、安度残生都不可能,可是如果自己率领忠心的族人和部下血溅神州、马革裹尸,回到家来发现自己的家族由盛而衰,情何以堪?为国征战在易锋寒看来,本就是易水易家的义务,但是为了国家倾尽所有却落得mén墙破败,这就不是易锋寒可以接受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易锋寒在得知赤老虢袭击易家军、掠杀陇川百姓之后,立即决定与隆北起义军合作的原因,不仅仅是对于后夷这个朝廷、商山君这个君主的失望,还有保全易水易家的考量,能够下这种杀手,也就是说商山君是做好了与自己撕破脸不死不休的准备了,又或者说这一招暗示着商山君自己都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手段过于jī烈、三大千户绝难接受,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庙堂之上的纷争,一般来说再怎么jī烈,凡事都有一线余地,君臣、臣臣之间,只要不是一方彻底垮掉,总有再次相见之日,风水轮流转,山水有相逢,与一个免不了瓜葛的人结下死仇大无必要,但是既然做绝了,也就是说对方没有考虑过双方协调矛盾的可能,甚至连缓和矛盾都没有考虑过,那是一定要指对方于死地的,君不君,则臣不臣,商山君下了狠心,易锋寒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了。
在步入易水郡之前,借着目睹堂弟身陷重围自己却只能见死不救的郁闷、借着陇川无数无辜百姓惨死官军刀下的jī愤,自保求存、推翻后夷的念头充斥在易锋寒心中,满心以为自己心志坚定、杀伐果断,一经决定,便再无变计的可能,事实上,目前的形势也不容他改变主意,造反这种事,一不做、二不休,没有后悔yào吃的。
可是望着自己采邑内一脸幸福的百姓,易锋寒的心宛如刀绞一般疼痛难忍,他是渭州易水千户之子,即便是远离自己的采邑,甚至根本没有想过会回到故土,易昌自幼灌输给易锋寒的教育依然是仁德爱民、以民为先,待到年事稍长进入琅环仙府,作为蜀州最富盛名的官方学府,再怎么讲究学术自由,琅环仙府教育的主流思想仍然不离治国之道,加上jiāo往的同学至jiāo中,不说元世盛这种皇族,就连易天行、古梦崖、言九天等人也喜欢清谈国是,对于易锋寒的影响可谓深远,为了一己之sī或者说自己小集团的利益置万千无辜黎民于水火之中,对于易锋寒的道德观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冲击,易水易家传统中yīn柔退让的种子不禁悄然萌发。
留下来为族人和部下谋取利益!chōu身远逸独善其身再也不管这渭州朝廷的肮脏事儿!两种念头在易锋寒脑海中不断jiāo击,一会儿前者占据上风,一会儿后者占了优势,却总是形不成一个定局。
“千户!”
易锋寒心中诸般杂念正在jiāo战,突然听到有人招呼自己,心头一凛,这才醒觉自己心luàn如麻,竟然失去了一个武者应有的警觉,就连有人靠近都不知道。
易锋寒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境,抬头望去,只见易尝、宇文华颜双骑并列,扬起一路烟尘,疾驰而来,心中更是不安,宇文华颜深谋远虑、处变不惊,能够让他如此惊风火燎的赶来,必定是出了极大的麻烦事。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断空写的《游剑蛮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