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休养 (二)(1/2)
不出他们所料,徐磊果真是被人救了。肖宁前脚一走,后脚就来了一个村民。这个村民是个忠厚老实的大伯,刚从地里回来。他走到河边,看到一个躺在地上的少年。看起来像是在群众中颇受欢迎的八路军。据说,这些八路军战士纪律严明,和群众打成一片,而且还打小鬼子,保卫老百姓,这样爱护群众的队伍,谁不欢迎。李大伯看到之后就停下了脚步。
“这个小战士伤的挺重,应该是杀小鬼子才这样的吧。”李大伯自言自语道。接着,就把徐磊扶起,一路背着回家。“老婆子,快出来,熬点热汤,有个八路军小战士受伤了。”李大伯一进屋子,就喊了起来。“老头子,啥事让你急成这样。”李大伯的老伴慢慢的从屋里出来,一看他身上背着个人,急忙道:“咋背了个人回来,快快,把这年轻人送到炕上,看起来,他似乎不行啊。”
“去熬点汤,我摸过他的胸口,还有热气,应该有的救,别耽误了,再晚点恐怕就不行了。”李大伯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屋,让徐磊躺到炕上。李大娘也急着去厨房熬汤去了。李大伯从木箱中取出两张厚厚的被子,盖在徐磊的身上。
他知道,要是眼前这年轻人不暖和起来,就算活着也冻死了。眼下气温正低,自己都穿着厚厚的棉袄,而眼前的小战士却只套着一件单薄的军装,再加上一件小背心。“哎,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他一样,只穿两件衣服,现在老喽,不行喽。”这勾起了李大伯的回忆。
徐磊在昏迷中,只感到身子渐渐暖和起来,虽然还湿漉漉的不爽,但总算是舒服了很多。
他悠悠醒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屋子的栋梁,栋梁上还挂着一篮玉米棒子,看起来,应该是这户人家的主人留作种子用。
“自己是被人救了吧。”他平静的想道。“应该是吧,”徐磊有种不相信的感觉,自己竟然真能奇迹般的活下来,这太惊奇了。要知道,他可是连中十枪,皮肉里还嵌着十颗深深入骨的子弹。而至于这十颗子弹,徐磊知道,这辈子是取不出来了。这也无所谓,只要能活着就好,管它是否会妨碍身体呢,但还有一点,一定要还能杀鬼子才行。活着像个摆设,那还有什么意思,不如不活了好。杀鬼子对他来说,可是头等大事,把生命置之度外,也要杀鬼子。
不能拿枪,不能杀小鬼子,把他们驱逐中国,对像他这样的战士,无疑是种痛苦。能杀鬼子,一切都好,不能杀,此生就不爽。和平,当然是最好的,但战争对一些习惯沙场征战的军人来说,更是向往。那样,他们才能一显身手,发挥所能。没有战争,心里痒痒的慌。
军事家喜欢战争,政治家喜欢和平。军事家在和平时期除了讨论国际的军事实力,在其它方面,基本无事可做。而政治家就能充分发挥,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痛快酣畅,淋漓尽致,
这就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一个战士是不是英雄,在战争中就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当然,这不是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但必要时,个人英雄主义却能号召群众,为国出力。按此联系,徐磊这人就是属于那种不打鬼子,手痒痒的八路军战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