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倪元璐入阁(2/2)
不过,朱慈烺作为天子,他是不会让内阁的大臣拥有很高的权柄,他要自己亲自来掌控。内阁五人,最多就算是帮助他处理处理政务,有些时候一起商议商议国事,决策权在他自己手中,他喜欢自己拿主意,不需要他人来替他做决定。
现在东阁大学士的位置有人了,而倪元璐和周延儒分别担任的文渊阁和建极殿大学士,只剩下中极殿和武英殿大学士这俩位置需要人继续补进来了。不过,朱慈烺有意让自己的老师姜逢元担任首辅,但姜逢元的资历又有些不够,这一点让他很难处理。
但现在暂时还不着急,还需要选俩位大臣入阁,凑齐五人过后,再行商议最后的首辅一事。
“周阁老,姜师傅推举的倪爱卿,不知你想推举哪位”朱慈烺虽然不是很喜欢周延儒,一直像将他清除出阁,但他是内阁次辅,在朝中的影响力也不小,若没有抓住他致命的把柄,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
“陛下,微臣举荐工部尚书刘遵宪入阁辅政!”周延儒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要推举的人说了出来,不是别人,是他作为次辅,主管工部事宜的工部尚书刘遵宪。
本来,最为内阁次辅,他周延儒是不可能只署理工部之事,再怎么也要兼个户部或者兵部。但温体仁担任内阁首揆期间,他处处受其打压排挤,外加之天子对温体仁的信任和器重。所以,他周延儒只对于工部的事务有发言权,其他各部的事务,温体仁很少会给他机会。
温体仁倒了之后,本来他以为新君会重用自己,往上面再提一提。但谁知半路杀出来个孙承宗,他周延儒这次辅依旧还是次辅,手中依旧只能署理工部之事。而修筑新城,本来是该工部来主管,他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天子又亲自从千里之外的江西调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宋应星来主持,完全就给他周延儒架空了。他这次辅当的,还不如身兼礼部尚书的文渊阁大学士姜逢元。
假如工部尚书刘遵宪入了阁,那在内阁五人当中,至少刘遵宪会记着他的推举之恩,靠向他。而另外一方面,等刘遵宪入了阁,成为阁臣之后,那最大的可能就会让刘遵宪先兼着工部尚书一职,然后继续署理工部事务。而周延儒不是升任内阁首揆,署理内阁日常事务,就是重新划给他一个火俩个部管。这些事儿,周延儒事先都已经想好了,无论是达成哪一条,都比他现在的处境要好。
不过,事情会不会朝周延儒事先想好的发展呢?工部尚书刘遵宪这个人,朱慈烺觉得他的身上也并无任何出彩之处。在加上这些年都是经常天灾兵祸的,朝廷也根本拿不出银子给工部去建东西。而工部衙门里面的情况,朱慈烺也很清楚,可能是六部当中最没有油水,最差劲的,很多官员也都不愿去工部任职。这周延儒要推举刘遵宪,朱慈烺这里就不会那么轻易答应了。
“周阁老,你先说说看,你为何要举荐刘爱卿入阁?”就算朱慈烺不答应,但也得要先听听看周延儒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