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力回天(1/2)
(战争,是斗智斗勇,有的时候还要斗点运气)
曹操现在很头疼。.26dd.Cn
左右两翼被飞熊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消息已经传进了他的耳朵。
他很想分出兵力去救援,可惜他所处的中军也是岌岌可危。
他还是低估了董卓军的实力。
因为董卓在之前与反董卓联军作战的时候,派出去的都是收编自洛阳一带的部队,这些久疏战阵的士兵,战斗力自然不值一提,所以曹操才会认为,就算以自己不到两万的兵马,对上五万董卓军也能有一拼之力。
现在他才明白到自己错得离谱,也直到此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董卓军的彪悍。
西凉历来都是动乱之地,加上与外族频繁的战斗,让董卓军的士兵得到了最佳的训练。
相比较之下,原属曹操的士兵大多由曹家和夏侯家的亲兵组成,经过这几个月在战场上的磨练,士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就算如此,他们在装备和训练程度上还是差了董卓军一截,
而由鲍信所率领的士兵,其中的大半也是经历了数月的磨练,而剩下的一些却是刚刚才从地方上招募来的乡勇,因为形势紧急,都还没经过训练就被带上了战场。
这些乡勇虽然身强体壮,但是从没上过战场的他们根本不堪重用,还没开打,有的人见到来势汹汹的敌人,腿就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而开打之后,见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时,有的人脸色苍白,连武器也握不稳,有的人则当场就吐了起来。
眼见这样的状况,曹操只能把那些乡勇安置在一些不重要的位置。然而随着战事的持续深入,随着一批又一批士兵的倒下,原本不重要的位置渐渐变得重要了起来,而那些乡勇还远远达不到支撑这些重要位置的要求。
徐荣很快就发现了这点,于是,他的指令开始变得有针对性,他手下士兵的攻击也开始变得犀利了起来。
尽管己方的士兵士气高昂,但是恶战了这么长时间,疲惫感渐渐把那份**给掩盖,更何况己方的兵力本来不多,就算加上伤兵,现在能够上场厮杀的也只有不到两千人。
至于冲杀出去的两千骑兵,那本是曹操留至最后的杀手锏,他们也确实给敌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但是一番冲杀过后,撤回来的仅有八百余人。
眼看着局势渐渐对自军不利,曹操却难以做出最后的决定。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本应该下达全军撤退的命令,但是他却不甘愿就此撤退。因为在之前战事陷入胶着的时候,他就已经走了一步棋,他让他的亲卫拿着他的手令奔赴数里外的后营,请卫兹领兵前来救援。
所以他在等,等卫兹的援军。
只是他并不知道,卫兹已经永远无法再派遣任何的援军了。
在曹操军节节溃败的同时间,曹操军的后营也是乱成一团。
后营的主将卫兹正被两名副将搀扶着,他身上的衣甲已被鲜血浸湿,他的口中也只剩下最后的几口气:“请……帮我回报……曹大人,卫兹……对不起……他……”短短的两句话后,卫兹头一歪,再没了呼吸。
刚刚带着手令抵达的曹操亲卫呆滞地望着卫兹的尸身和痛哭的两名副将,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直到营帐外的厮杀声把他们拉回现实。
六千疏于防范的士兵,在两万西凉骑兵的突袭下,很快便已溃不成军,卫兹还没来得及派人给曹操通风报信就中箭身亡。
若不是曹操刚好派来两名亲卫,恐怕当董卓军自后方杀至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曹操的两名亲卫不敢再做任何停留,立刻出营上马,往来路飞奔而去。
刚跑得十几步,其中一名亲卫突然身子一歪,‘噗通’一下坠落马去,另一名亲卫赶紧回头,只见数骑董卓军士兵正气势汹汹地向自己奔来。
其中一员队长模样的人,手中已经没了兵器,因为他的那杆铁枪正钉在落地的那名亲卫身上。落马的亲卫也还在挣扎着,似乎还有气在,还在奔逃的亲卫却不敢掉头,因为把消息带回才是当务之急。
他把身体贴在了马背上,务求逃过这些人的追击。
可惜董卓军的骑兵都是整天在马背上打滚过来的,除了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外,他们的骑术绝不输给任何人。
所以他们离那名亲卫的距离正在逐步逐步地缩短。
亲卫眼见情况不妙,突然一口咬破自己的手指,又从衣服上偷偷撕下一片布,借着身体挡住身后那几名骑兵的视线,在破布上面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然后把破布和曹操的手令小心翼翼地捆在马鞍上,做完这一切后,他突然用手中的长剑狠狠地刺了坐骑的**一下,马儿吃疼,跑得更快了。
那几名董卓军的骑兵都大笑了起来,因为不管那名护卫怎么做,他们都自信一定能在百米内赶上他。
谁料那护卫突然间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在地上滚了个灰头土脸后,翻身爬起,居然提剑挡在了那几名骑兵面前。
当骑兵们一拥而上,用手中的长枪把这名护卫捅倒在地后,护卫的坐骑已跑出了百米开外。
不过是一匹马,董卓军的骑兵们也没太在意。虽然惊异于这名护卫无异于送死的举动,他们却没想太多,只是割了护卫的耳朵,转身就往卫兹军的营地奔去。
他们却没想到,那匹疾驰而去的老马,数刻后便顺利地回到了曹操的身边。
抽出那片破布,上面潦草地写着四个字:‘后营被破。’
望着那还未来得及完全凝固的血迹,曹操眉头一皱,毫不迟疑地下达了命令:“全军撤退!”
只是,后路被断,这撤退真能撤得那么容易吗?
************
撤退的人不容易,想要往前进的人也不容易。
这是一处宽约一丈的山道,左边是绝壁,右边是山沟,这条山道的宽度一次顶多只能让五个人并肩通过。
可是在董卓军的士兵中,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通过这里。
长逾三十米的山道上,还有下方的山沟里,横七竖八地躺着近百具董卓军士兵的尸体,当中有十几具竟然是飞熊军的。
飞熊军是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全部是由董卓军中的精英和能人异士组成。飞熊军装备十分精良,拥有西凉铁骑和经常与外族作战的西凉将士,战斗力十分强悍。
可就算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这支部队,也只能在这里止步。
就因为挡在山道上的那两个人。
此刻,这支飞熊军百人队的伯长正皱着眉头打量着山道上那两个人。
那个拿着杆长枪,黑黑瘦瘦的家伙,看起来一付要死不活的样子,好似随便来阵风就能把他吹倒,可是当他舞动起手中那杆长枪。那杆枪立刻就变成了最凶猛的毒蛇,能从最刁钻,最诡异的角度向你展示它那锐利的尖牙。
飞熊军中使枪排行第三的老枪客,只在那个人的手下走了三合,然后就瞪大着双眼,望着刺进自己胸膛的那杆长枪,哼都没来得及哼上一声就坠入了旁边的山沟。
这枪虽然厉害,可是真正让这名伯长感到可怕的却是另外一人手中的箭。
那杆枪还有迹可循,只要你不靠近,它不会对你张牙舞爪,可是那支箭却不一样了。前一秒钟你还看着那人左手持弓,右手空无一物,可是下一秒后你就能发现自己的眉心不知何时插上了一支箭。
那九名士兵都是还留在山道这边的人,可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间毙命在羽箭之下,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那九只箭都毫无偏差地贯穿了他们的眉心。
见识过那个人的箭术后,这支飞熊军的士兵都在不知不觉间后退了十数步,然后都把身子缩了起来,并用一只手死死地捂住了眉心。
望着董卓军士兵那滑稽的举动,陈伍笑了。
摸着自己只剩下八支箭的箭囊,他笑得有点勉强。
就算他们在眉心处再捂上十只手,那也绝对保不住他们的小命,若不是箭囊中的箭所剩无几,他绝对可以再教教这些士兵,还有哪些地方也是不容忽视的致命之处。
站在一旁的赵弘脸上也不轻松。
这场仗打了这么久,他已经是身疲力乏,因为今天的董卓军跟以往不同,不管是装备还是战力,都强上了不知多少倍,要杀他们也不像以往那么容易了。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队一定是董卓军中最精锐的士兵,他们的实力就算与匈奴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就拿刚才那名枪兵来说,单就枪法而言,他或许还在自己之上,只是因为他太轻敌,招式太过于花哨,所以才会死在自己那出其不意的一枪下。
杀人是不需要那么多花招的。
尽管赵弘那出其不意的一招有点冒险,但是他认为很值得,因为对面的士兵都已经被吓唬住,已经不敢再贸然上前。
这也多亏了这条山道。虽说山道的宽度能让五个人并肩而过,但是若要在上面打斗,一次顶多只能上来两个人。
两个人赵弘还是自认能够对付的,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在这么狭窄的通道上,弓箭手的威慑力可是相当大的。
就算敌人想一拥而上,见识过自己和陈伍的厉害后,谁又愿意冲在最前面来送死?
赵弘真希望僵持的状况可以就这么持续下去,让他再多喘几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