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我意已决(1/2)
(当所有人都在反对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里是反董卓联军的一处军营。
与周围动辄人数上万的军营相比,就算把那数百匹战马当人头算,这里的总人数也绝不会超过五千。他们的武器和装备更是比其他军营要差得多,因为反董卓联军根本没把这支队伍看在眼里,也包括了这支队伍的头,那个宦官之后——曹操。
可是这支队伍却是整个反董卓联军中纪律最严明的。任何时候士兵们都是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兵器更是时刻捏在手中,如同命根子一般。
自董卓逃往长安的消息传开后,其他军营的士兵早早脱下了战甲,放下了刀枪,只有曹军的军营里还是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他们的主公没有下令让他们懈怠。
此刻士兵们都在等,等着他们的主公从联军的帅营带回下一个命令。
是进?是退?还是继续按兵不动?
“老赵,你说那些头儿们会下令追击吗?”说话的是一个年约二十一二的青年,身材修长,眼神锐利,双臂粗壮过人。此刻他正心不在焉地擦拭着手中的一把短弓,一双眼睛却时不时地往军营的入口处瞟上一眼。
青年口中的老赵长得又黑又瘦,眼角满是疲倦和沧桑,虽然他刚满三十,但是看起来却已好似四十多岁的人了。他现正抱着那杆比自己还高的长枪,缩作一团躺在青年的身旁闭目养神,听到青年问他,他连眼皮也没抬就答道:“我都还没做梦呢,你小子就先做起梦来了。告诉你,仗是不可能再打了,谁要追击董卓谁他妈就是傻蛋一个。”
听到老赵这么一说,青年面上掠过一丝忧虑,随即又不服输地问道:“咱们都打到了这地步,凭什么又不打了?”
“凭什么?你以为那些家伙当真是为了百姓,为了大义举兵?都***是为了自己,”老赵胸有成竹地说道,“董卓是块又重又硬的石头,之前挡了他们的道,所以他们要合伙挪开,现在石头自己滚蛋了,他们又凭什么还要出力?”
“这……怎么这样?”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赵冷冷一笑道,“小五啊,你还嫩了点。”
青年并不笨,听到老赵这么一说,他也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只是他的脸上却是百般的无奈,声音中更是透出万般的不甘心:“那……那,难道就这么算了吗?”
听着青年这句又似发问,又似自问的话,老赵苦笑着摇摇头。他明白青年不甘心就此放弃的心情,正想说点安慰的话,却被一个声音抢了先。
“我是不会放弃的!”说话的是坐在青年身侧的一位少年。
少年正在擦拭他的剑。虽然只是一把粗制滥造的普通铁剑,但他还是擦得很仔细,小心翼翼地,好似在抚摸着心上人的脸一般。
他的手掌比寻常人要大了少许,手上满是老茧,左手手臂上还有一道明显的刀伤,那是三年前他初入行伍的时候留下的。三年的兵戎生涯,除了给他带来一身的伤痕外,还给他的眉宇间添上了同龄人所没有的沉稳和老练。看起来最少也有十七八岁的他,其实几天前才刚过了自己的十五岁生日。
少年仿佛根本没看到老赵和青年把目光死死地钉在他身上一般,自顾自地收起了用来擦剑的破布,拿起放在身旁的剑鞘,轻轻地推剑入鞘。
只是在剑格与剑鞘咬合,发出‘啪’地一声轻响的时候,他的眼中才猛然透出一股杀意,口中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决定了,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追到长安,诛杀董贼!”
“不会只有你一个人的,”青年的瞳子里也绽出了光,“老八,不管走到哪,堂兄一定都会陪着你!”
妈的,你们这两兄弟简直是疯了,也不称称自己几斤几两。老赵有些烦躁地坐起了身来,他太明白那位少年了,脾气倔得跟头驴一样,说出来的话那是绝对不会反口的。得,上长安,杀董卓,你就算有几百条命都不够!
“老赵,你呢?”少年和青年都把目光投向了老赵,“我们不强迫你,你就算现在拍拍**走了,我们也不会怪你的。”
“去你妈的!你们当老子是什么人?”老赵真想用手中的长枪在眼前这两个小子身上扎几个窟窿,一半是因为这两个小子要去送死,一半是因为这两个小子说的那句话,“这几年咱们三个都是一起进退的,谁他妈丢下过谁,再说了,老李把你们两个混小子交给了老子,叫老子拍拍**就走,你们这两小子太他***看不起人了!”越说老赵越觉得生气,最后拿起长枪,重重地在青年和少年的头上各拍了一记。
少年一声不吭地挨了这一记,而青年则咧着嘴装作很疼的样子,随即又嘿嘿地一笑。因为老赵这两下子看起来吓人,其实在最后的时候是收了力了的。
“谢了,老赵。”少年冲老赵淡淡一笑道。
“老子怕是找不出比你们两个更蠢的人了……”老赵骂骂咧咧地转过了脸去,在他看来,没有哪个诸侯会愿意出兵追击董卓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反董卓联军的主营里,正有人为了这个事情而在与诸侯们争执着。
************
“如今董贼往西逃奔长安,正是乘势追击的时候,诸位却按兵不动,这是为何?”说话的这男人眼睛虽细,却掩盖不了瞳孔中投射出的精明和睿智;他的身材不高,却丝毫无损那骨子深处的桀骜与不逊。
他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操(字孟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