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漫漫江湖路(2/2)
我所写的架空背景,时间线极易混乱,难以理清,亦容易不被带入,难以入戏,却可免去穿帮之险,余在此亦是在书中刻意回避传统的门派,而开创新派。并且由于金庸先生的描写刻画过于深入人心,已然在数代人心中构建了庞大的武侠观,但凡一提到武当,少林,立刻就会联想到先生的小说。
也正因为如此,余才刻意规避。况我本愿仿前辈通篇使用半文言半白话形式,可最终仍是大片白话,实以尽力。无先生之学识渊博,调查研究亦算不上详尽,故而于我而言,确是困难之事。
故事看似传统却亦努力在部分时机跳脱出来。推陈出新自是一种,但网络文学日益盛行,这或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有利亦有弊。
平台广大,虽可给诸多人一个施展的机会。但良莠不齐的题材和书籍确实迷乱人心。爽文不可取与否。此处不做评价。只是希望凡读完一部作品,有些感触自是最好。若只是寻求刺激,倒不必如此。毕竟雅俗之争,自古以来就有。何为雅,何为俗,谁也说不清楚。
争到最后,不过雅中带俗,俗中有雅。大俗大雅本身,或许并不存在。况且所为俗,是指通俗,能让大众看懂,而并非若佛经道法一般玄妙之事。
但现在诸多作品为了博关注博眼球,将通俗曲解为低俗,其文便如碳酸饮料一般刺激感官,但读过之后脑中空白,甚么也没有留下,这便是垃圾快餐,终究上不得台面。
有人曾说是否故事太过悲情,结局太凄惨。为何不是仗剑天涯的盛世景象。一者这天下之大,何来那许多幸运之人赶上盛世景象。
若还执意营造完美的团圆结局便显得假大空,空给人以慰藉,反而失了真实的道理。此非标新立异,而是借本书揭露,虽不可消极待事,但无谓的乐观也无用处。荀子道,人之初,性本恶。我深为赞同。人诞生之初便冠以天下大恶,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磨炼,方能将一身污垢洗去,褪去繁华,放下浮世那般许多,才可真正洒脱。这或许是侠者的一种行事风格,也正是我所想的。
故而揭露人的本性,以较为悲凄的故事撕开那貌似温馨的外表。生活或许本事一场悲剧,亦或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若世间寒凉的飞雪能掩去人们眼前的浮华红叶,方是本书其意。并不是消极,而是这世间或是人心难查,本就是一场悲剧。
小说不只是讲故事,同时应该传递出作者本身想表达的思想,想必每个作者或多或少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本身就是主观性的东西很难做到公正客观,故而时有错误,也请诸位斧正,海涵。同时,小说还是以故事为主,剧情为上,道理和思想是肯定要有的,作为隐藏的核心,文字的风骨,但长篇大论堆砌辞藻说大道理实不可取,这样作者自己满意了,读者却被满篇的大道理绕的云里雾里,没了剧情,再好的道理也看不进去,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本书既完,曾年少时的热血依然尽皆灌注其中,已无遗憾。故而心境已平。尚有诸多瑕疵,望诸君见谅。平生再难涉及武侠,少年侠者已然逝去,白马神驹亦难追回。此时方知,模仿终不是长久之计,注入己之风格,方为无愧之上品。
而曾有人告知我,如今的武侠已然没了市场,传统武侠更是几乎无人问及,但我始终坚信,传武不死,武侠永生。
方寸赤心,侠骨煨热,快意恩仇,纵马长歌,典衣当酒,只贪酒浊,相遇相知,相离相逢,皆红尘过客。
谨以此书,纪念儿时最传统最朴素的武侠梦,另希望武侠精神千古长存。这个系列的故事尚未结束,也请诸位继续支持我的后续作品。
同时感谢我家人对我的支持,书友们的长期陪伴,以及我的责编大大,他是我的伯乐,虽然我不一定是千里马。
“玄鱼武侠世界观”系列作品的第二部,《飞雪葬红叶》的续作《明月冷剑心》正在创作之中。这次的故事我将尝试不同的风格去描写。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江湖再见。
玄鱼幻梦
20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