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谁做主 > 第六节 于禁于文则

第六节 于禁于文则(1/2)

目录
好书推荐: 美人有谋 宵汉 万兽炼神诀 雍生 百兵之君 神话再续前缘 风舞传奇 洪荒之天数变数 古惑仔异界行 混沌惊天诀

公元183年,东汉光和五年,朝政更加败坏,太平道渐渐发展壮大,流民达到几十万户,张角大有起事之意;而在北海,随着即墨的各种安民措施王戈的仁政远近传扬,附近有志之士皆来投奔,这让王戈分外高兴,他发现来了一个三国著名的大将:于禁。这大将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弓马熟练,武艺出众,魏国五子良将之一,治军威严,体恤官兵民众。

王戈亲自迎接于禁入内,见他中等身材,相貌威重,年龄比自己大了几岁,端的是一员骁将,抱拳问道:“兄台可是泰山郡于禁于文则吗?”

于禁回礼:“正是于禁,听闻王即墨骁勇仁义,善待百姓如父母,故此特来拜会”,于禁只所以称王戈为王即墨,是因为东汉时期这样叫出地方官的姓加所仕地名,是一种对官员的尊称。

王戈说:“当此乱世民众疾苦,王戈唯有一愿,期望百姓吃饱穿暖不再流离失所,却也有很多疑惑之处,今天希望能与文则一同商讨”,这是王戈地心里话,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儒家思想感化下,华夏百姓血性渐去,变得耐性十足,但凡有饭吃饿不死的话就不会有农民起义一说。

于禁是个体恤民众疾苦之人,历史上他跟随曹操时,就有过因为追杀违纪扰民的士卒而被他人诬告的事例。他听闻王戈所言,正合他的心意,自是甚感欣慰,不由得说:“我正是为此来见大人,于禁虽然没有什么大才却也颇知民间疾苦,所以于禁今日厚颜前来自荐,今后愿追随王即墨麾下,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王戈听他表态后一阵自得的狂笑:“哈哈……”,笑声放肆畅快,经久不息,他这是为招募到一个三国著名的大将高兴过头了。于禁做呆愣状,他现在还年轻,没什么名气,又不是世家出身,自然不知道王戈如此看重于他,所以不明白王戈大笑所为何来,当然疑惑不悦,沉声质问:“王即墨为何如此怠慢,难不成看不起于禁吗?”

王戈不回答他的问话,却对亲兵大喊一声:“来人,传我命令,即刻设宴,为即墨县尉于禁于文则大人接风”,随后拉住于禁的手:“我知文则来助我,方才狂喜失礼,还望文则兄饶恕一二,千万莫要怪罪,”县尉这个军事头领实在是王戈这个小县令能封的最大武官了,可见其重视程度。

于禁一听大喜,一介布衣,得王戈如此看重还能说什么哪,又见王戈性格爽朗率直,上下相处不拘一格,颇有知人善用之能,随即拜倒:“多谢王大人知遇之恩,请受于禁一拜”,王戈见他只是官称并不称主公,知他还不够信服自己,也不介意,毕竟初见还需要多做了解交流。

王戈上前扶起,正色道:“我和文则初次相见,文则不知即墨的军规条例,以后切切不可行此跪拜之礼,待过几日你便可熟悉知晓”。于是大家入席畅饮,石东在外剿匪未回,由张虎张豹兄弟下首作陪,众人互相见礼,张家兄弟习惯了王戈平易待人的风格,但于禁见两个亲兵队长也来作陪,虽然没有明问但是大惑不解之情也多少流露于外,王戈见他不解,趁机向于禁简略介绍了下自己军规特别的行事规范,当听到只行军礼不下跪时,于禁迷惑道:“大人,如此轻慢的礼节岂不是有失上下尊卑吗,如何使人威服?”

王戈笑了笑:“如此说来,我若不许文则跪拜你便不服我了吗?我若真诚善待于人,人必信服于我,忠诚来自于内心,岂是依靠外在形式跪拜而来?”虎豹兄弟听了主公和于禁的对话,旁边插言道:“主公所言甚是,我们虽然不跪拜行礼,但主公宽厚待人,属下内心实在是更加忠心信服主公,此跪拜在心里也。”

旁边于禁闻听“呃”了一声大感新奇,暗自思量一番,越想越深感王戈等人所言大有道理,不仅对王戈又多了一层亲近佩服的心意,随即举杯相敬:“大人高论,于禁受教了,请各位满饮此杯”,随后先举杯一饮而尽,王戈等人随之也一干而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