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宇宙”在本作中的解释(2/2)
此外,本作摒弃了“超神话”的大部分内容,而参考了最正统的“希腊神话”和“星座传说”,所以神话故事中,不同星座的典故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角色的设定。
如果对希腊神话稍微有些了解的读者,还能发现剧情中的许多彩蛋。
第三因素:招式/战斗经验
圣斗士的战斗大多属于人类的战斗,那么战斗经验,或者说修行程度也应当是重要的因素,由此引出的,还有人物的招式。
关于圣斗士的招式,大多是传承自圣衣前任,或是汲取圣衣本身的力量。
如果是成为圣斗士前就已掌握的个人招式,穿上其他圣衣后,并不会受到影响。
第四因素:传统印象/所处环境
作为情怀作品,笔者不愿意将那些经典的角色全部推翻,所以强度设定上也会考虑原作中的设定。
事实上,所有在本作出场的原作角色,他们的强度相对而言并不会有改变。
至于环境因素,则是指原作中出现的“因各类结界或是神祗状态”导致所属战士力量变化的情景。这一点也会得到保留和呈现。
【总的来说,本作将把“圣斗士”动漫初期的夸张设定全部抹除,而会用更加符合逻辑的方法来展现圣斗士的战斗。】
-------------------------------------
小宇宙的爆发态:
圣斗士在一般情况下都维持着小宇宙的一般形态,在个别时候,或许是危机或许是亢奋又或许是他人的引导,圣斗士可能会出现“小宇宙爆发态”。
一般多见于“第七感爆发态”和“第八感爆发态”。爆发是不经系统修炼偶然达到的程度,持续时间普遍偏短。
强行维持爆发态,可能会神形俱灭。
(人类的感性远远大于神,所以小宇宙的爆发往往是圣斗士下克上的关键。)
-------------------------------------
小宇宙的运用:
本作中,小宇宙作为人的能量,有以下几种普通的运用方式,在战斗中也都以此为蓝本(但为了不影响观感,剧情描写中不会出现这些词汇)。
【强体】将小宇宙汇聚到某个部位,用以强化肉体强度。即便是五感的普通人类,也能做到。
【强技】将小宇宙附着在某个既定招式上,让这个招式比一般现象更强。例如苍炎的[炽焰疾风],能够用小宇宙将引发的气流变得更为强劲。
【放射】将小宇宙以能量形式放出,其强度由圣斗士自身实力决定,但能量的形态和属性,还与圣衣有关。例如童虎的[庐山百龙霸]。
【具现】放射能量的另一种模式。利用小宇宙和圣衣属性,形成某种形态的实体(实为小宇宙幻化而成)。例如铁炬的[烈焰障壁],克维斯的[群鸦风暴]等。
【转化】利用小宇宙将某种环境物甚至小宇宙能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态。例如水猊的[银针水祸],暗黑天鹅的[黑吹雪]。
【共鸣】用自己的小宇宙与其他小宇宙进行共鸣和融合,能够超越空间传达思维,如帕娜的[星光石·天引];补充他人的能量,如帕娜的[水晶之泪];甚至能够集合多个不同的小宇宙释放出更加强大的招式,最典型的便是[a.e.]。
【特殊表现】指不包含上述形式的额外情形。例如[积尸气转灵波],打破冥界法则直接召唤多个灵魂(非幻象,是真灵魂)。大部分特殊表现都在八感爆发态出现,此时往往会引发难得一见的小宇宙效用。少数情况则是因为使用者的特殊性,在一般状态也能出现小宇宙的优越表现,如后续出现的[异鬼神幡],能短暂复活单个冥斗士。
欢迎读者对此提出意见,笔者会逐一翻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