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场的四个时辰(2/2)
乔治此时兴奋异常,他忽然发觉自己并不比布莱恩差,这才半个晚上的时间,居然就找到了对付吉祥人的方法,而且毫无破绽。
如此看来,自己唯一差的就是没有表现的机会,只怪这布莱恩太过霸道,抢了自己的风头。
好在,风水轮流转,自己刚一接手,就有了明确的战术思想,合情合理,有理有据,高下立判啊。
以前的胆怯、不自信原来都是苦于没有机会发挥。
那么就让这场战争,成为我乔治取代布莱恩的奠基之战吧……
睡了一天的柴荣,猛地从床上弹起。
卫兵给他打了份盒饭,狼吞虎咽吃完后,他便急匆匆的找到王志,说要回去。
“听卫兵说吉祥今日大捷,斩获千余,甚好,甚好啊。”
激动之余,又满含担忧,“正因如此,我就更得赶紧回去了,他们必会再次迁怒我族,我不能让旧事重演!”
看着焦急的柴荣,王志起身上前把他按在了凳子上,“莫急,早上我已派人通知柴族长了,他也回了信,午时我又请刘司令支援了两艘运输舰过去,估摸着这会正在据点和驻地之间两头跑呢。”
柴荣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强撑着起身向王志不断道谢。
王志避而不接他的谢意,笑道:“如此一来,农族和入侵者便彻底撕破了脸,的确要好好筹划筹划才是。
你且先回去,协助族人转移,以后的事再仔细商量,切记,要学会断尾求生啊!”
听了这话,柴荣心中凄苦,这已是王志第二次这么说了。
他也知道,百万人口的转移哪是一朝一夕之事。
“眼前要做的就是尽快转移到新据点去,快一分,就多存一分农族的香火。”
顿了顿,王志接着道,“为了预防入侵者的突袭,海军将派遣两艘战舰在你们码头附近游弋,再多也没了,希望你们谅解。”
这倒叫柴荣莫名感动起来,发自内心的。
“多谢,保持联系,我先走了。”
送走了柴荣,王志又开始研究起地图来,那么些尸体,总得找地处理了才是。
不然,只是它们产生的病菌,就让吉祥人苦不堪言。
“每次都这样,既管杀又管埋,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抱怨了一声,随后不得不在几处地点间选择起来。
“报,委员,钢铁厂代表请见。”
“接。”
来人是炼钢厂在南大陆的负责人裴寂,想要接管缴获的那批军械,用以打造建筑急需的各类工具。
王志代表政府表示支持,同时要求对方征求军方的意见。
这是军队的缴获,刘流的意见得尊重,尽管他王志是此地的首脑。
南大陆的炼钢厂建在了神龙岛的东侧,码头的北面,主要是想利用西面十来米高的一处断台来炼钢。
这是重点扶持的产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附近的岛屿上已发现了不少精铁矿,质量极佳。
虽然没有煤炭,但此处林木资源丰富,应燃眉之急是足够了。
除了炼钢厂外,水泥厂也建了来,虽然产出不大,总归寥胜于无。
这是老二,基建的基础产业。
砖瓦厂是不用操心了,直接用船去农族的地盘上采土,积少成多,多少也能起些作用。
这是老三,防御工事还得靠它。
没有它,老大和老二眼下的作用,全然发挥不出来,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另外还有家具厂,这个最是省心,完全没有水土不服的迹象。
其他的工厂缺的只是原料和设备,技术人员是不少的。
王玄走时,王志和刘流他们只让带走了商人,移民和技术人员一个不少,全在神龙岛忙着建设呢。
王志琢磨着,等农族人安顿下来后,就帮着他们训练一批武士,协助吉祥人守城。
他不担心对方会拒绝,一点都不。
如今双方是唇齿相依,一损俱损的关系。
保住了吉祥,就等于保住了农族的香火,焉有拒绝之理?
如此一来,神龙岛虽不说固若金汤,却也是兵精将广,多撑一段时日全不在话下。
那时,若是本土援兵仍旧未至,他们也可灵活应对,派舰船回去求援。
‘这事得好好谋划,但愿柴邑族长能尽可能多的转移些族人出去吧。’
王志担心农族人的同时,农族人连晚饭都顾不得吃,抓紧打点行囊,利用新赶制的木筏向据点转移。
事关民族大义,谁能马虎,谁敢马虎?
吉祥提供的两艘运输船,全用来运送粮食及一应物资了。
就它们最重,也最重要。
而在西北方向,农族人建立起了临时防御堡垒。
说是堡垒,其实就是一道厚一点的土墙,用以防御入侵者的火炮轰击。
柴荣回来后,柴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让柴荣疲惫的心,稍微缓解了些。
“事情我都知道了,好样的,吉祥人帮咱们报了前仇,剩下的,得咱们自己去取。”
柴荣湿着眼框,哆嗦着嘴唇,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好了,荣长老在组织族人撤离,你去前面守着,墙体还得加宽、加长,马虎不得。”
柴荣点了点头,转身就往西北方向而去。
他清楚,多一份付出,族人们就会多条活命的机会。
如今局面,三方皆动。
吉祥一方,忙着处理尸体,防止瘟疫生成,同时军方总结得失,准备应付来日局面。
入侵者一方,行动的指挥权已然旁落,第二军团扛起了大旗。
他们的行动计划在获得将军的批准后,便立即实施起来。
一组人连夜返回大本营,持着将军手书,要求舰队立即北上,以压制吉祥人的活动空间。
另一组人,召集征讨人员,准备发动对农族人的报复性夜袭战争。
农族人普遍患有夜盲症……
第一军团的四千多人已临时划归第二军团指挥,如此一来,乔治手下已近万人。
这都是他施为的资本,空间大了去了。
他计划组织五千人的军队,连夜讨伐农族,为接下来的行动添砖加瓦。
而三方中最弱的农族,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后,痛定思痛,完全采纳王志的意见,连夜转移。
柴邑自然清楚,要想在短时间内转移完百万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大部分船只被入侵者缴没,临时赶制的木筏寥寥无几,照此情形,哪怕三天三夜也没个完。
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吉祥人,能够雪中送碳。
尽管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雪。
为此,通讯员已派出,尽管知晓吉祥人的不容易,柴邑仍旧希望他们能派来更强力的运输舰船,协助他们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凡二十以上的男人,全都调往西北方加固防线,设置陷阱。
如若入侵者来攻,除非他们死绝,否则绝不许退后一步。
深处前线的族人们都清楚,这一切都是为了族里香火的延续。
正在撤退的人群中,有他们的至亲、有他们的子侄,还有他们的父母亲朋。
不需要柴邑作动员,此时的农族人展现出极为伟大的一面,为了种族的延续,选择了自我牺牲。
“都是好样的,我与你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