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蜕变的痛苦(2/2)
萍性格内向,不是夸夸其谈的人,并不适合做供销员。
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供销员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像引江电机厂这样的乡镇企业,虽然对外自称是“县镇联办”企业,实际是没人管,没人问。好像也不全对,应该是,办得好,有人管,有人问;办得不好,则没有。
这些没有背景、没有靠山,以销定产、自生自灭的乡镇企业,供销能人有时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有奶便是娘。”是当时的流行语,也是乡镇企业领导的口头禅。供销员三流九教,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也有开后门进来的,难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总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但萍的长处是为人低调,外秀慧中,没有同龄人的张狂浮躁,显得沉稳持重,深得供销能人安的喜爱。
这也给萍后来带来机遇和好运。
萍的家乡说:“雨下不到一天,人穷不到一世。”又说:“草灰还有发发火的时候。”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有起有落。不可能一辈子没有翻身的机会,也不可能一辈子好运,一个人占尽天下所有便宜。从这一点说,老天还是公平的。
安的全名叫安徐。安徐的性格跟他的名字并不相符,既不安静也不缓慢。安说话快言快语,幽默风趣,语言极富感染力、诱惑力和煽动力语言表现力是供销员必修的内功,也是优秀供销员成功的基础,其实语言这东西,也是要有一定天赋的,不是说学想学,就会的。有的人读了一肚子的“文章”,却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安做事风风火火,利索;处理事情和问题更是雷厉风行。
厂部意欲让他出任供销科长,钱厂长甚至和他开玩笑,有意“让贤”,但安死活不干。
安虽然不爱做官,但视“关系”如命。
安神通广大,尤其擅长编织“关系网”。当时安既负责兰州电机厂的供应,也负责闽东电机厂的供应,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一个人不能变成两个人。萍曾经为安去兰州送过款,押过货。
安家在小季镇是大家族。
安的侄子是村子里的支部记,还是小季镇的党委委员,年轻有力。
安把自己的亲侄女,他二哥的女儿莲介绍给了萍。
萍在小季镇的第二次恋爱开始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