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初恋(三)换亲(2/2)
外面的风更大了。寒风穿透单薄的衣服,直刺得人骨头生痛,萍缩着头、迎着风,跌跌撞撞走回家去。
傍晚时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虹的大哥冒着雪,兴冲冲来约请萍的父亲明天去喝喜酒。母亲忙给人家道喜祝福,裁下一块过年写春联的红纸,按惯例封两块人情喜钱。但父亲明天要去邻村一个远房本家出“人情”,心想不去可惜了!于是教儿子顶替他去喝喜酒,可萍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去。父亲摇着头,觉得不可思议。儿子近来变傻了!
说穿了,父亲其实是舍不得两块人情钱。父亲恨不得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可是乡村人办大事都集中在过年前后这几天。也难怪父亲这么想,那年头大家一样穷,一年开不几次荤。萍是长子,而且已经长大成人,有资格去作客。父亲让萍去,其实是疼他。萍不是不知道。
一直没睡踏实的萍半夜被零星的小鞭声惊醒,接着是挂桨机船的机器声由远渐近……萍想那一定是带新娘的轿船来了。萍无声地淌下泪,泪水流过面颊,流过耳际,滑落在枕头。萍翻来覆去再也无法入睡,索性披衣服坐了起来,含着泪点煤油灯。萍想,谁在背虹轿船?在乡村,女儿出嫁是由大哥背轿船的。而此时虹的大哥应该在她的夫家带她的大嫂。当然,也可以说是她的姑子。
就这么坐着,大约过了有一个小时,从虹家方向传来令萍心碎的鞭炮声和机船声。轿船带走了虹,虹就这样做了陌生人家的新娘。
这样的婚姻交易那时候在贫穷的乡村很普遍。萍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发生,连一句“珍重”“再见”的话都不曾说,也说不出口,那时候的萍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世界从此将失去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而且是萍挚爱的女孩。孤独、寒冷、悲哀,一齐向萍袭来!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又传来挂桨机船的机器声,轿船又回来了,新娘虹又回来了。这一种风俗,乡村里叫做“还红”。“还红”应该包含好几层含意。主要是讨女方的欢心。试想,父母把女儿养这么大,一下子把她嫁给了人家,心里怎么能好受?怎么能够不悲伤?所以,大概是为了表示感谢,男方用“还红”的方式来回报女方的养育之恩?娘家人似乎也从这种传统的风俗中,得到些许心里平衡与安慰。他们这时候会大闹,出新郎的洋相。在“还红”的过程中,主角是新娘。新娘的表演,要注意把握分寸,恰到好处。而新娘的心情也最为复杂,千变万化。既有对生她养她、朝夕相处的娘家人的感恩和恋恋不舍,也有对往事不可追的怀念忧伤。有对新生活和新家庭的向往与憧憬,更有对未来不可预见的恐慌和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短暂而漫长的“还红”,对绝大多数新娘们来说,是在甜蜜、慌乱和焦虑中度过的,盼望着、等待着,心似狂敲的鼓点……这一切会给她们婚后渐渐平淡的生活留下永不磨灭的美好回忆。是难忘的。
可这一切对于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