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盗墓者的传说(修)(2/2)
这下怎么办?李天皱起了眉头,算了,还是去图书馆找找看有没有答案吧?去图书馆的时候正好看看小颖有没有事,两个人一块去图书馆,看完书后吃饭,吃完饭后睡觉,各睡各的觉。
到了小颖的宿舍,小颖却不在那里,问她的舍友去了那里,都说不知道,却用很异样的眼光看着李天,象看一个傻子一样。
李天就没有多想,一个人到了图书馆,李天先把目标对准了晋代的野史,晋代修练之风盛行,的人特别多,很多贵族高官都把追求长生之术放在位,不爱权势爱修真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象葛洪、赵成子、郑隐(非血神子,葛洪之师)、罗秀,还有王质樵夫遇仙的故事,包括晋代以前的东汉淮南王刘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都在那个时期。
有这么修真的事,不可能都是空穴来风或以讹传讹吧,没见现在科技这么达,还动不动出现无法解释的现象,从整个世界文明来说,无法解释的事就更是多如牛毛,考古人士做为这些事情第一现者,虽然很多东西在国家的要求下保密了,不代表就遗忘了。
象某个古墓现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了,通常只要一经现,立即封存,交由有关部门处理,如果已经流向市场,就由权威专家出来指证是赝品、臆造品。
很多博物院研究所里面都养着一批出身盗墓世家的人,在面对古墓的时候,高科技还没有故老相传的土方法管用。
盗墓这行业,自古就有,代代有人造、辈辈有人盗,所以现在想找一个没被破坏的古墓是很难的一件事,国家又有政策不允许主动掘,必须有破坏迹象才能进行保护性掘,这也造成了凡是现的古墓肯定都是被盗过的。
象某地一个古墓现一百二十多个盗洞,根本不稀罕,因为以前盗墓者都很格守职业道德,进去后一般也只取一件物品就走,一方面怕伤阴德,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护的心理。
却不知这样如果墓主人有灵的话该有多痛苦,隔一段进来一个拿一件东西走了,过一段又进来一个拿一件,凡是随葬的,都是好东西或心爱之物,看着它们一件一件被人拿走,还不如都拿走来的痛快呢。纵观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展历史,就是一个盗墓和销脏的历史,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记载着传承的物件不是被破坏就是丢失了,所以历史越向前走,越让人无法研究,偶然有点线索,也是见不见尾那种。
找了好几天,李天也没有找到丝毫线索,怪不得现在没有愿意研究历史呢,这天,又坐了一整天都没有任何收获,李天意兴索然地出了图书馆,在学校里面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