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疑点(2/2)
一条竹节轻轻点在地图标注的东硖石谷的位置上——这是一条两山夹一沟的峡谷,看来地势非常险要。
一幅巨大的行军地理图悬挂在墙壁上,图上标注着山川、河流、边界、城防等等。
傍晚,狄府正堂。
两名黑衣人缓缓点了点头。
白衣女郎沉吟片刻,说道:“我跟上曾泰。你们解决那个驿卒,初更以后再动手。”
对面茶坊中,一名紫衣人轻声道:“苏将军,动手吧。”
随从一声“起轿”,官轿起行,向县衙方向而去。
说完,他一弯腰,钻进了官轿中。
曾泰四下看了看,对旁的随从道:“回县衙!”
馆丞行礼后走进馆驿。
忽然,门内起了一点的动,曾泰急匆匆地走了出来,后馆丞率馆卒随后相送,曾泰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们回去吧。”
馆驿对面的茶坊中,白衣女郎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馆驿的大门。
说罢,曾泰快步走出门去。
曾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起来:“我看这样,我马上起,连夜赶往神都!”
如燕点了点头。
曾泰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对,一定要保住这个驿卒的命,后一旦恩师问起,也好回话。”
因此,小女便转道永昌来见您,请您连夜进京,将塘报交与我叔父狄阁老,请他处置。”
本想一口气赶到神都,面见我叔父,然而,几赶路下来,这个驿卒的伤势得不到医治,已经是生命垂危。
如燕说道:“曾叔父,小女明白,此事关乎军国大事,因此,一路之上不敢稍息,昼夜兼程。
曾泰赶忙接过,拿出里面的塘报,打开匆匆看了一遍,登时惊得连退两步,轻声道:“不、不,这怎么可能……”
如燕站起,打开包裹,拿出了一个染血的公文袋递给曾泰。
曾泰大吃一惊:“哦?塘报现在何处?”
如燕轻声道:“此人是个驿卒,是我在半道上救下的,当时他躺在乱草中已经奄奄一息。从他的上,我找到了一份呈往京都的六百里加急塘报,小女感到此事很不寻常。”
曾泰满面狐疑,慢慢地在桌旁坐下。
如燕“嘘”了一声,压低声音道:“叔父请坐。”
曾泰一声惊叫:“这……如燕小姐,此人是谁?”
此人浑伤口,昏迷不醒,上穿着驿卒的服色,正是那个杀出贺兰驿站的驿卒!
里面竟然躺着一个满血污的男人。
如燕摇了摇头,四下看了看,走到门旁将大门栓死,而后快步走到木箱旁,一伸手揭开了箱盖。
曾泰觉得奇怪,疑惑道:“难道不是?”
如燕笑了笑对曾泰说道:“曾叔叔,您刚才说这箱子里是小女的行李?”
仆役们将木箱抬进房间,“砰”的一声放在地上,对如燕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如燕的房间就安排在后楼的二层——天字第一号上房。
它是前后三进的院落,由前中后三座两层的楼构成。
因此,做为京县永昌的馆驿,当然也就比普通县驿要大的多。
永昌是京畿县,唐制,京县的级别要比普通县高得多,京县县令官秩在五品,而普通县令也不过是七品而已。
一众紫衣人点了点头,死死地盯着对面的馆驿。
狄仁杰点了点头,徐徐踱了起来:“我是觉得这塘报来得有些怪异。”
李元芳不解地问道:“哦,却是为何?”
王莽也疑惑地看着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