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险恶用意(2/2)
言之当朝皇帝宅心仁厚,以半月为时限,可赦免其家眷之罪。
常安先是下发了三道诏令,告知天下,兴武王的所谓先帝诏书是假的,“弑父”等数十项罪证亦是假的,劝其悔过自新,束手于常安请罪。
时间辗转来到了冬十二月半。
“劳三位长辈,为朕定计,只待天下大定,朕不胜感激!”王临起行礼,这一礼到是真心实意的。
王临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其中关键,不由得感慨姜到底是老的辣。这个烦恼,前些子还缠绕着他,没想到通过今天的商议就有了解决之道。
今次,以天子之名,让这些人出征前线,和当年的将领对决。若是领命就好,反之,正好借机以“抗命”之由,将后方的不确定因素全数除掉。
这些时来,常听闻兴武王王匡的封地西海郡内,有异心者颇多,且多是当年随之出征北漠的士卒。
“哦?大司徒此计大妙啊!”王邑不吝称赞道。
且那征伐交州之兵,便从西海郡招募如何?另有南北军抽调人手为主力,以做监督。”
长痛不如短痛,陛下亦不能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多蒙蔽,当为天下大计做准备。
于此,王寻不得不出声道:“陛下这可就错了,就算我常安不与交州决裂,过些时,等那王匡大势已成,定是会主动提出的。
姑且言之,交州之境况,何尝不是先帝王莽当年的“纵容”而留下的祸患之一?
何况,那交州早是兴武王王匡的囊中之物,自州牧往下的诸多官吏,多为其亲信之人。
殊不知,这正是交州的拖延战术,但皇帝还是心甘愿的陷入了进去。
一旁,王寻心中冷笑,到了这个时候,这个侄子还盯着交州的赋税,还真的堂兄王莽生前颇为相似,与那商贾亦是无异。
反到是王临此时变得有些犹豫不定:“交州尚归常安管辖,两月前,尚有赋税上缴。太师之计策,莫不是着朕与交州决裂吗?”
王舜之言,使得王寻和王邑也是赞同无比。
相比于其他各地的叛乱,交州之祸,才是常安的真正之祸。”
鄙臣也知晓为了应对各地的叛乱,前线可能抽不出人数,但还是要想想办法。
王舜捂着口鼻咳嗽了两声,等回过气后,才道:“很简单,陛下既然之前就视兴武王为谋逆之臣,便遣兵以伐之。
要是失了关中百姓的支持,那常安朝廷将是真·名存实亡。
然后如同人犯一样,近三万人被赶往交州。
这正在发生的一切,旁人很容易看出来,朝廷并不希望在西海招募的这群人形成战斗力,即使到了前线,也只会成为真正的炮灰。
隐藏着的怨意也正在这些西海郡的青壮年心中慢慢滋生扩大……或使某一反噬皇帝王临自己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