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一百八十八章式工具蜂窝洞(第四更)

第一百八十八章式工具蜂窝洞(第四更)(2/2)

目录
好书推荐: 塑明之师 扫水浒传 神国之上 怪物被杀不会死 我可以无限十连抽 背蔻驰的妮可 我不是华娱救世主 我哥是神话世界大佬 麻雀的天空 名侦探之无限搞事

“对呀,不是这样,你看过李易那里,他们摇煤球看着干净?”裴耀卿不敢确定了。

那天看的时候只记得干活的多,摇煤球具体的给忘了。

不过他敢保证,绝对不是现在所见的情形。

他身边的衙役跟去过,也在回忆,却想不起来,怎么回事?庄子怎么摇的来着?

“派个人骑马去看看,不能叫他们照此干下去,开春地一化,再来场雨,河又变黑了。”

裴耀卿干脆不想,叫一个人到那边瞅瞅、学学。

有衙役骑马从城外绕,速度快,奔着东边跑。

“今天的河边风不错,对,把帆式风车架起来,接上和煤泥的篓子,压模的一定要控制好,人别趴里了……”

很凑巧,李易今天也在看摇煤球,之前是让人熟悉,熟悉规矩,熟悉流程。

现在开始上工具,煤球是先把煤面子给和好,然后一排排的横竖隔离,成为一个方块。

方块放进簸箕里摇,磨掉棱角,就成了煤球。

之所以不直接烧小方块,是因为方块能摞到一起,不透风。

圆的煤球怎么摞都是有空隙,好烧。

压模原来是用一个横木棍连一个竖的木棍,人抓着往下使劲压,煤就被压开了。

现在换成金属片的格子,木头架子系绳子,连着格子,往下一落,一片小煤块出现,又快又不累。

和煤泥,河边只要有风,就把帆的风车给装上,像磨似的,一转就搅拌。

摇煤球的不用簸箕,改成脚踏滚筒式,一堆方块煤倒进去,踩呀踩,煤块在里面滚动,棱角磨掉。

其他堆放煤面子的地方上面盖草帘子,以防风大给吹得四处飞。

骑马过来的衙役看到了,纠结了,这不是他想要看的东西。

他要看更原始的那种,现在别人怎么学?

他下马凑上来:“李东主,先前他们怎么摇的?我是说灰,城外别人摇,不成个样子。”

李易一拍脑门:“是我的错,先用石磙子把地压平整,冬天不用,然后铺一层黄土,煤面子在上面操作,到时候浇点水,一起就收拾起来了。”

“那还能烧了么?有黄土的煤。”衙役回忆了一下,确定,土不能烧。

“五份煤或四份煤,加一份黄土,能烧。我教你们做蜂窝煤的炉子吧。

拎着就能走,十几斤,上面能放小锅。缺点是没有烟囱,在屋子里烧熏人。

你先让他们平整地,然后运黄土,咱这地方最不缺黄土。”

李易考虑教别人做蜂窝煤,炉子好造。

李易说完转身离去,去找工匠,他想起来一个很好用的小工具,制作蜂窝煤比摇煤球和打煤坯快。

只要用一压一个,不用加额外的料。

衙役自己站在那反复嘟囔几遍,记下了,骑上马回去。

不到中午,摇煤球的地方开始大扫除,煤堆到旁边去,拉来黄土铺一层,上磙子压压,再铺一层。

在这上面操作,收拾的时候连着黄土一起铲出去,干净。

李易的庄子工匠也给东西制作出来,铁匠坊的在打造。

眼前的是一个直径三寸的竹筒,后面带着节,节上钻几个孔,细竹子下面削尖了插进孔里楔牢固。

中间的孔最大,铆进去一个比细竹子粗两圈的竹竿。

拿着到和好了煤泥的地方,先蘸一下水,直接对着煤堆就按下去。

挪到旁边,在地上一墩,拿起来,一个蜂窝煤做好了,晒干、晾干即可。

“缺点是容易坏,工坊给制作铁的,先看看好用不?”李易把东西交给旁边务工人员。

对方学李易的样子,蘸水、插、挪、墩、抬起来。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