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成功入套(2/2)
而对方则不忧反喜。
在郑继波看来,这完全就是一个暗示。暗示对方从其他方面讲,肯定更偏向于他,但唯一比较担心他的资金实力。
也是人之常情,以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正常情况下肯定无法跟老外拼财力。
“您请放心。”郑继波示意——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甚至是姓氏,因为根本没介绍,不过也无所谓,“我知道旁边两位的资金实力很强,但我来之前也有所准备,肯定不会出现您说的十块和一块那么大的差距。”
“那就好。”郭永坤爽朗一笑。
这表情可不是装的,他是真的高兴。就怕郑继波这厮钱还没筹到位,过来打秋风的。
而朱彼得和信田浩二,此刻神情明显有些凝重。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劣势在那里。
“这样吧,我希望今天是一场心平气和的会面,为了避免恶意竞争伤了和气,接下来我会和你们逐一商谈,你们各自考虑好自己的报价,完了我会综合考虑作出选择。”郭永坤突然说。
而这手牌,在场众人就完全看不懂了。
卖东西的谁不希望买主争相竞价,如此才能将利益最大化,拍卖经济就由此而来。他倒好,非要一个个的谈,还怕伤了和气。
怪不得外传此人性情古怪。
朱彼得和信田浩二相视一望,此举对他们来说,自然不算有利。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钱,本想在这方面一举压倒姓郑的小子,可现在根本无法得知对方的价码。
包括郭经理都托腮沉思,露出费解的表情。
唯有郑继波欣喜不已。
郭永坤率先约谈的是朱彼得,这老小子口才了得,特别能说,打听到郭永坤是河东人后,还硬攀出了一点关系。
他祖籍是厦城,三表姑家的二女儿的老公,就是河东人,退伍转业后才安家在那边。
他给出的报价是四十六万六千六百,还说了些“六六大顺”之类的恭贺话。
第二个是信田浩二,这家伙显然知道自己在攀交情方面完全处于劣势,所以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家庭背景,诸如“父亲从小就教育他以诚信和友善立本”之类的话,想以真诚打动人心。
你还别说,郭永坤多少有些感触。
但凡智者,总会以理性的视角看待世界。不得不承认的是,日苯的某些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譬如他们的匠人文化。
郭永坤去过日苯,还不止几次,在日苯的很多地方、哪怕是并不繁华的小镇上,总能看到一些传统百年的老字号,它并不见得很大,有些店铺规模只有几叠,自然也谈不上多赚钱,然而它们就这样父子相传,一代接一代,年复一年日一复一日地干着同一件事,一直沿袭着。
信田浩二的报价是五十五万,也真是舍得。
最后才是郑继波。
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说什么“帝王兰买过去,我绝对不会卖”、“它不是一件商品,更像一种腾图”之类的话。
郭永坤信他才有鬼。
“老实讲,如果你的报价没有差太多的话,我自然更愿意将帝王兰转让给你。”郭永坤淡笑着说,“毕竟咱俩都是中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