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发展计划(2/2)
而且说是“去年”,实则奥运会八月才结束,健力宝也是从那时才开始畅销,实则仅有半年时间。
半年赚四百万?
简直要疯了!
那今年对方得赚多少?
鬼哥都不敢想象。
“别靠了,管他赚四十万还是四百万,反正现在又不是我们的。”
这倒是一句真话,从名义上讲,这些钱全是政府的。哪怕身为厂长,也不能随意动用。
当然,只要能找到合适名头,譬如由于业务繁忙,需要配辆车;又譬如住处太远,需要搬个家,只要领导肯批条子,那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总之,要懂得变通。
鬼哥突然笑了,“我跟你不一样,大家眼睛都盯着你这个土财主身上,我这边倒还好,没什么人太在意。”
他突然觉得小家当也有小家当的好处。
树不大,不招风。
“对了,外汇啊,这可是重中之重,必须不停地兑。”忽然想起什么,郭永坤再次强调。
他和鬼哥现在都只有一条生产线,目前还能应付,但一两年后肯定就不行了,到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引进更多的生产线,这就需要用到外汇。
政府那边就不用想了,他们批,郭永坤也不会要,所以只能从市场上自己筹。
所幸他有陈大少这层关系在,美金没戏,港币也可以,而港币要比美金好筹得多。
“知道了知道了。”提起这茬,鬼哥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从鬼哥这里离开后,郭永坤来到工厂,让老王召集一众高管,准备开个会。
行政楼的会议室里,郭永坤居于首位,目光环视下方十二个身影,最终定格在一个年轻小伙子身上。
此人名叫李景旭,去年十二份才进的厂,不是招的,而是对方自己找上门的,也就是所谓的毛遂自荐。
郭永坤亲自面的试。
为啥?
因为对方的学历很高,正儿八经的中专毕业生。
他甚至都没想到,这年头会有中专生甘愿放弃国家分配的铁饭碗,来他一家挂靠工厂上班。
需要科普一下的是,这年头中专生分两种,一种是初中专,就是读完初中然后再读中专,另一种则是高中专,即高中毕业后再读中专,至少三年,课程设置与大学本科无异,只是理论知识删减,增加了更多的实习操作课程。
而后者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李景旭就属于这个类型。
而他的专业则是对外贸易。
当看完他的简历后,你叫郭永坤如何不重视?
厂里现有的各个部门,说是草台班子都毫不为过,学历最高的就是郝桐桐,她还不到二十岁,目前的头衔则是总技师,诚然,她确实很有天赋,但其中未尝没有一丝无奈。
因为无人可用。
这个李景旭就不同了,销售部专业对口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