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做生意就是交朋友!(1/2)
京城白日里最热闹的地方在外城南边,数千家店铺排成四条街,只要大明朝有的并且不犯法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
当然,大明朝犯法的物件,在这里也有的卖,就看你有没有门路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今儿个,头条大街又有新店铺开张,听说东家是个长的比一般姑娘还漂亮的少年后生,还是个江南来的秀才,这年头,在朝廷当官的官老爷都喜欢在外头有点商铺做帮衬,即便士农工商,“商”字排在最后一个,但是做商人也不丢人这样的观点,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不少人围在店铺门口,等着东家发彩头,这地段的铺子租金昂贵,想来东家的彩头定少不了。
苏州丝绸天下闻名,这年头苏州织造的产量有限,想要买一匹正宗的苏州织造非权贵不行,即便商贾在外头行走不能穿,回到家里身穿丝绸,树下饮酒,也是一番自娱自乐的雅趣。今日新铺子开业,铺里铺外一口的苏州口音,正货错不了。听说还有新店开业大酬宾这个说法。
“文子兄,什么叫开业大酬宾?”
“老夫走南闯北那么些年,也是闻所未闻,想来应该是东家的卖货方式有了些变化。”
“这位贵客有见地,我家少爷说了,所谓开业大酬宾,就是买三送一,并且仅在开业的今明两日,就当是初来京城讨个占地的彩头。”
“买三送一?买三匹送一匹?老夫不解,这种卖法,东家岂不是白忙活了?”
“这位爷看来是个懂行的,少爷刚开始吩咐的时候,小的也不明白,后来被少爷踹了两脚之后才听他说道,开店就像交朋友,初来乍到没朋友怎么行?所以今明两日少爷就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交朋友,我们的店铺是要长久开下去,朋友当然越多越好。”
“哈哈哈,这东家做事颇和我老李的胃口,这就进去买个几匹,出门在外靠朋友,这个朋友老李我交了。”说罢,这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带著家奴就进了店铺。
“好一个不做生意,交朋友,听说东家是个年轻的秀才,老夫年过五旬才有了秀才这个名头,秀才碰到秀才,不捧场怎么行!”
许是伙计刚那几句话的效果,好些围观人群都进了店铺,不一会儿里面已经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滋滋的赞美声。伙计听了心里一乐,这些丝绸能不好吗?本来就是苏州织造里的织娘给老大单独孝敬的东西。
也不知是不是刚碰到什么尖锐的东西,袖口被花了一道口子,一道长长的刀疤露了出来,伙计赶紧用袖口打了一个结,老大不让刀疤露出来,说是会给来的客人造成心理压力,什么是心理压力我不懂,反正脸上有条疤的老九现在只能在里屋待着,老大不准出来。
“各位贵客,小的叫姜六,待会儿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来问我。”
姜九确实在里屋,他在守门。他记得,从10岁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帮老大守门,掰开手指算了算,就快满两只手了。
老大之所以是老大,并不是因为他年纪比较大,相反,他年纪是兄弟里面最小的,10年之前,兄弟们只不过是苏州城里偷东西的一群小屁孩,一天能吃饱一顿饭就要拜菩萨了。
有一天下雨,老大跑了进来,板着一张脸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百姓是真的可怜,你们是真的可怜!”
兄弟们当时就像看着傻子一样看着老大,一个5岁的小屁孩,身上穿的比我们的还破,这面容也就是一个没吃饱过饭的,还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没人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