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感叹(2/2)
因此,宫崎苍介的两部作品,不仅是在本和东亚地区广受好评,甚至角川集团北美分公司已经在准备翻译出版《长眠不醒》的英文作品了。
《火花》所表现的思想,即使在残酷的现实中,依旧要努力的生活下去,并不是本社会所独有的。而《长眠不醒》的内涵要义,更是对政治和社会体制进行了残酷的批判,将对社会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化到阶级和历史的维度来解释,这更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问题。
就像他在创作《火花》、《长眠不醒》两部小说的过程中,他所希望表达的思想就不仅是本一个地方存在的问题,而是一种对世界的问题——阶级和人的剖析。
这种思考方式也让宫崎苍介在创作电影作品时,不会再局限于本文化的一些固有的路和思想,反而会去追求一些人类更为普世的价值,比如、家庭、阶级冲突等等,而不是更具有“本特色”的具象物。
宫崎苍介之所以偏向于站在世界电影发展的立场上来创作作品,更多的原因是在于,一方面,作为一个享受着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便利,一个主业是投资的银行家,他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或多或少已经渐渐融入了八千英尺的平流层中。
但同时,全世界的影迷也正是在中国电影中发现了人的普世,这才会对此不已。
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电影也是如此。唐朝的诗歌绘画、明朝的理学思想、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观众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势必会影响到欣赏中国电影的深度。
因为本电影与本文化特色当然不能割断,但同时本电影也是人类对电影和运动所持有的普世玉望史的组成部分。
其实哪个都是正确的,都不可或缺的。
这两种立场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那些创作本电影的人们以及看着这些电影或悲或喜的本人,当你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才可以说对本电影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实不仅是文化,还需要了解本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相关知识。
“我一定会将这部精彩的作品推荐给莫莱蒂的!希望下个月能够在戛纳看见你的作品给电影节的观众们带去震撼!”福茂和宫崎苍介寒暄着,在影片结束之后两人还讨论了一会而影片中宫崎苍介的某些镜头潜在的意义,之后做了最后的告别。
福茂提到的莫莱蒂是指南尼·莫莱蒂,今天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导演。
“十分感谢,到时候我一定会准时出现在戛纳的现场,带着我的作品。”beta大厦的门口,宫崎苍介紧紧地握住了福茂的双手,和他做了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