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九炼成仙,仙府闭关(2/2)
......
灵微仙府出口,仙魔双方对峙之地。
虽然因着五十六之事,魔门和玄门达成一致,约定好互不干涉对方动作,但同时也担心对方不守承诺,借题发挥。
于是如今便有不少地仙高人亲自来此坐镇,仙魔双方一方头顶风和日丽,仙音天乐不绝于耳。一方周遭魔云阵阵,阴风凄凄,鬼啸鸣啼。
玄门阵营,众位地仙高人之中,忽然有人轻咦一声,出声道:“各位道友,你们算算,血海地仙的图谋是不是已经失败了?”
“嗯?怎会如此?”一名手持羽扇的地仙睁眼,“不错,我算得仙府之内已无血海踪迹,连低境界的门人弟子都没有一个。”
“莫非有玄门弟子阻止了血海地仙的行动?”
“有可能,这些弟子都是年轻一辈的精英,身上保不准便有什么底牌,若是瞅准时机,攻其不备,的确有可能灭杀地仙化身。”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继续守着还是?”
“且看魔门那边有何举动再说吧!”
众仙讨论一阵,看向魔门一方,正看见一条玄甲魔龙攀云而上,直入高空,架着阴风魔云回返阴冥宗地界。
这条魔龙乃是阴冥宗之中修炼《玄煞魔龙经》的修士到达地境之后被抹去灵智所化。虽然神智泯灭,但本能犹在,仍有地仙级数的实力,且只受坎冥殿主操纵,是阴冥宗黑脉的底牌之一。
知晓血海地仙的图谋后,阴冥宗虽然没有地仙到来,但却有坎冥殿主控制的两条魔龙亲至,也算是为魔门之人压阵了。
“坎冥老鬼的两条魔龙走了一条,他们应该也发现了。”
“那我们是不是也该撤走部分地仙,保持彼此之间的均衡,免得把事弄大?”
“可。”
玄门地仙们讨论一阵,纷纷认同下来,太上一脉的地仙们走了个干净。
他们对灵微仙府并无需求,此来只为阻止血海地仙证道天人。如今五十六图谋失败,他们自然没有再在这里停留的意思。
而太元宫的地仙,因为他们寻到了当年灵微派的一位传人的转世身,故有将灵微派划为太元别府的意思,于是留下了一位地仙接应自家门人。
同样的,玄门宗派洪阳洞天也抱着这个打算,有一位地仙留下。
至于太霄宫,一来需要为灵微仙府之事做个见证——不管是灵微仙府重开,道统复兴;还是沦于魔妃、太元宫、洪阳洞天这等外人之手,化作一座别府;甚至功法散落四方,以图将来。都需要太霄宫在一旁记录存档,作为未来解决纷纠的证据。
二来,宫中有人算出,前些日子大闹三山塔,放走一尊地仙级数旱魃的某个魔人似乎出现在此地,需要抓捕归案。因此,最终由太霄宫的尉峰在此留守看顾。
除此之外,还有几位散仙高人也没有离开。他们在这里和众位道友谈玄论道、讲经辩法,好不快活!
......
仙府之内,王珝从青龙神殿内出来,手上空无一物,没有任何收获。
原来,这片以青龙神形镇压洞天东极的药园之内,最为珍贵的却是一面青云伏魔幡和一尊青龙神像。
前者是那套伏魔之器的九分之一,后者则是打开厚土殿,祭炼仙府的其中一件信物。
这两件东西,都是牵涉甚广、因果繁重之物,并非王珝所需。
因此即使它们被分别放置在象征龙心、龙珠的那两座药园之中,王珝也看不上眼,没有将其收走,而是随意采摘了一些灵药便就此离去。
“希望玄武神殿那里,会有一些收获。”
道人一步迈出数十里,缩地成寸,很快来到了北极玄武镇压之地。
水域浩渺,微澜泛波。
北极之地,乃是一片大湖,湖中心一座龟岛沉稳不动,一条玄蛇形状的高岗铺陈其上,蛇头便是一座矮小的山包。
一座小楼位于矮山之巅,楼顶有青云漫卷,不时坠下几朵金花。
“又是一面青云伏魔幡,看来四极之地在保管仙府信物的同时也各自放置有一面伏魔旗幡。”
王珝有些无趣,抹消了心中上岛一探的念头。
“算了,倒不如找个地方潜修一段时日,正好把覆海尺重新调整一下,将其作为斩出我第二尊化身的寄托。”
王珝有意以其他的几种真水取代覆海尺中的天一真水,作为自身大道“动”之一面的体现,以此斩出自己第二道三尸神化身。
“可惜没有碰见东方魔教的嫡传弟子,不然我可顺势斩出鲲鲸化身了。”
道人轻叹一声,抛出手中水元如意,布下阵法守护自身,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了对癸元覆海尺的改良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