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惊蛰自评(2/2)
江雪则是眼中目光幽暗:真的不需要开花结果么?
……
周日整个上午,李孟将天道卷12搞定,至此天道卷十二章节功成,同时整部昆仑也是大功告成,彻底码字完结。
天道卷没有太多要说的,在各式各样的人物剧情推进中,江湖恩怨侠义柔情,家国天下等等都做了各方面的收尾诠释。
在最后的退卫天机宫之战中,在明归投诚元军引入包围天机宫之战中,萧千绝豪情战到最后一刻壮烈身死,也与梁萧适逢一笑淡恩仇。
最后的最后,众人将‘力竭战死’的梁萧护送而出,悲声一片之中。
但唯有常年治病救人把脉的花晓霜,她的手指比任何人都要灵敏,在她的只见中,似是还从梁萧心脉有一丝丝暖意,似断还续,绵绵若存。
在花晓霜的呢喃声中,誓死要一定拯救他的萧哥哥声中,奋力抱起梁萧白帆海船远远奔去,消失在渡江船口。
直至结尾的最后一字也未彻底交待梁萧到底是生是死,算是一个开放性结局。
巍巍昆仑,煌煌大气,长篇百万之余,就此完结。
李孟淡淡感受着完结的余晕。
在地球世界,昆仑为标志的大陆新武侠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
“三大主义”分别作为港台新武侠的哲学主义、现实主义、民族主义三者的对立、发展、创新与飞跃。
科学主义构成了梁萧武功和人生的智慧动力,他最大程度的得益于其数学造诣融合东西方两大数学传统的智慧。
理想主义代表了对历史展的规律性认识,人类对自身终极性价值的追寻,最终会体现为永恒的乌托邦性和彼岸性认识,而这在现实中都是永不能达到的,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它。
梁萧他爱得每一位女子,每一次的辉煌功业,都终是不幸,他总是摇摆着。
此也正是他先觉者意义的体现,是一种坚韧是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寻,他不断地在反思、否定、越和提升自己,他越来越孤独。
这是每个先觉者都必有的痛苦。
和平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梁萧在立下攻陷襄阳的赫赫战功之后,在目睹生灵涂炭的反人道行为之后毅然反出元军大营。
又另有云殊“反元扶宋”狭隘民族主义作为对比。
梁萧的行为本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人类生命与尊严的维护和尊重,是对人民群众存在状态的群体力量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
这是先进的文化,和平主义的主题和港金的武侠民族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
李孟相信,在此本世界,昆仑的“三大主义”不仅是对前代武侠的崭新创造,也应合了当代文化最新的思想成果。
具有对内陆新武侠展壮大的引导性意义,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李孟也不等什么文学专家,教授等的观点评论,他将上述地球世界的一部分评价和三大主义的鸣言,转而糅合本世界写了篇小尾章:
后记·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然,他并没有在后记中如何直白评价赞美昆仑,只是将上述之昆仑核心一些的想法和寓意,进行了简约的阐述。
他连对照本世界港台的武侠都没怎么提及,毕竟他是昆仑‘作者’而且还是个大学大一新蛋子,太过自卖自夸也不好,终究多少还是要点脸皮的。
不过,惊蛰自己给昆仑写尾章评价。
也是很够碉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