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国内的支援(2/2)
安迪史密斯说道“我们两人变年轻和长寿花了20亿美元,你认识的朋友有这样的家产吗?”
价格贵到如此程度,显然她是难以想象的,而她认识的朋友显然没有这样的身家,能花20亿美元的家族,再美国也不过十几个家族而已。这一下让奥黛丽赫本冷静下来,不过想到这实验的效果如此显著,又觉得这个代价非常值得。
只是可惜她朋友承受不起,“这么先进的技术怎么会出现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奥黛丽赫本对这点非常奇怪。
那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穿越者,而他的金手指就是这个,但显然这话安迪史密斯不能说。
“研发这技术的是一个天朝人,他们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长生不老之术,这比我们美国的历史都长10倍。”
“原来如此!”研究2000年,在太看来这样的技术出现在这里就不足为奇了。
安迪史密斯在这里做的事情一起做完,而后待在这里逛了几天之后便离开了这里。
而张建国他们在国内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对于张建国他们可以占领安南国,国内也非常兴奋,这和援助其他小伙伴不一样,现在的安南国算是自己子侄打下来了,主要领导人都是他们国内出来的。
中央的领导看张建国他们就像看自己人一样,而对让张建国在安南国站稳脚跟,自然大力支持。
正好这时候国内物资生产过剩,于是国内组成专家组专门研究支援安南国的工业建设,第一期援助就超过300亿元。
当然这笔钱虽然多,但徐达也有本事弄到,而这次支援最关键的是安排上万国内的专家和超过10万技术工人来支援安南国的建设,有了这些人才,徐达的五年计划才能顺利开展。
徐达有天道任务,这些人才虽然多,但却远远满足不了徐达的胃口。而正好徐达记得这个时间,正好国内开始有了下岗潮,大量的工厂破产,工人下岗,国内不能安置这些工人,但是他这里不嫌弃工人多。
于是他联系国内,提出意见说知青返城之后,各地企事业单位都大量顶替父母工作。许多四十出头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离开工作岗位,不能继续做出贡献,他觉得很惋惜。
他表示安南国目前根基初定,正在大发展阶段,需要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高级技师和工人。如果国内有下岗的工人,技师和专家,只有有一技之长,他们安南国都可以接受。
其实这点国内早就考虑到了,要不然也不会安排这么多人到安南国了,就是为了分流这些下岗工人和技师,让他们在安南国重新生活。但现在看来徐达的胃口显然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