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中华神鹰(上)(1/2)
1997年8月1日,中国宣布其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首飞成功,并称该型飞机被命名为“鹏”,将在接下来的16个月内完成各项飞行测试,预计完成约3000小时的飞行。
1997年8月7日,中国商用大飞机制造总公司在渝宣布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000亿人民币,国家持股51%,寒雨迷蒙集团持股49%。同日,在渝宣布成立中国航空防务航天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200亿人民币,国家持股60%,寒雨迷蒙集团持股40%。
1997年9月1日,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中国商用大飞机制造总公司和中国航空防务航天公司宣布合并,两公司合并后,仍称中国航空防务航天公司,国家持股55%,寒雨迷蒙持股45%。
从以上信息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鹏”式大飞机并不是中国自己制造的首架大飞机,“鹏”式飞机只不过是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种民用客机而也。在这之前的一年内,中国已经完成了新一代的战机和运输机的设计与制造。
在我去年生日那天,邓爷爷专门打电话给我,并提到了他是代表国家感谢我对国家的贡献而打电话给我的,因为时隔久远,当时我并没有反应过来,但是挂了电话后我就想起来了,应该是我提供的那两种材料和飞机设计方案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了。
事实上正是如此,而且不仅仅是取得重大进展,而是已经在我提供的材料和飞机设计以及给那些院士讲授的理论的帮助推动下,在阳历的96年底,中国已经完成了新一代战机和军用运输机的首飞,即将进入大批量制造装备的阶段。
新一代的战机包括被命名为“隼”的歼击机和被命名为“金雕”的大型轰炸机。
其实,“隼”式歼击机在其设计上和美国即将开始研制的F-35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却针对其缺陷作了极大的改进,规避了F-35的设计缺陷带来的负面作用。
F-35作为以F-22为基础的第四代联合攻击机,在设计理念上着重于凸显其隐身性能,使得F-35在实战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缺陷:第一、载弹量偏低。为了减小雷达反射面,F-35采用与F-22相似的载弹方式:将挂载武器内置。受机身各方面因素影响,其载弹能力大幅度降低,大约只能挂载5-8枚各式武器。第二、机动性能略差。
在前世时,隼开始设计时就已经有了新研制出的两种新型材料,这两种新型材料在隐形方面有着神奇的表现,于是,隐形不再成为其设计的限制,这样一来,其载弹量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机动性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时,这一款飞机的性能全面超越了当时作为美军主力战机的正大量服役的F-35,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
当时,隼最初定位为空天飞机,但是后来考虑到实际用途不需要那样设计,才改为定位为传统战机。但是隼的发动机仍采用了当时中国刚刚研发成功的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燃烧在超音速下进行,使用烃类燃料或液氢燃料,飞行马赫数高达5-16。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是一种以超音速燃烧为特色的冲压发动机,在高速时,需要超音速燃烧来保证较高的燃料利用率(简称超燃冲压发动机)。而此时,我考虑到受限现有的于条件,将其改为一般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这是一种研发难度相对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低很多的发动机。超音速冲压发动机采用超音速进气道(燃烧室入口为亚音速气流)和收敛形或收敛扩散形喷管,用航空煤油或烃类燃料。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推进速度最高可达到6倍音速,这对于现阶段来说,已经足够先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