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2)
而随后几个月,因为黄巾军势力越演越烈,也波及到海西一带。
海西县城当中人心大乱。
江云见状,便带着兵马开始在海西四处剿匪。
同时江云拿着从县衙得来的资料,按图索骥,屠杀当地大地主,豪强,侵吞他们的田产,并且收编被战乱波及,毁掉了家乡的流民,同时,江云还下令,让安喜村那边迁一千民众过来,开始在海西战后废墟上面带领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扩大势力范围。
江云作战勇猛,手下军心可用,由此,数月之间,江云斩杀匪寇,豪强首级有过万之数。
所获粮草,辎重不计其数,收拢流民三万有余。
所获流民多是黄巾余孽。
因为黄巾军作战是带着家属一起的,击破一千黄巾,往往能收获数千流民。
江云用武力收编这些流民,并用太平教义哄骗他们,让他们情绪平稳下来,然后将他们迁徙到一些荒村,或者是适合耕种的地方,安置下来。
同时,江云将他斩获的匪寇首级,统统堆在海西县城门口,用作威慑。
斩获的粮草,辎重则是用来给那些流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如此,及至年底,等到黄巾之乱逐渐平息,江云的威名也在海西一带开始传扬起来。
江云也逐渐停下了动作,开始稳固根基。
他等到那些收拢而来的流民情绪逐渐平定下来之后,便开始按照安喜村的制度进行安置,又动用兵刃杀死那些敢于反抗,对他制度不满的人,收编其中可信,宽厚的青壮,行军屯制度,留下听话的妇孺恢复生产,大肆推行民主制度。
并且承诺,如果能为他耕种十年,他就按每人五亩的规格,免费将土地租给他们五十年。
江云将这事刻在石碑上,大加宣扬。
一众流民听到消息,大多极为高兴,一下对江云极为拥护,开始积极劳作。
不过,因为这次收编的人数太多,纵使以一个木棚三十人的规格进行安置,最后也推选出来上千个主事人,由此原来的制度已然不再适行。
由是江云便在保留原有制度的前提下,继续划分。
规定,以五个木棚为一行,十行为一区,每行推选一个行长,十个行长组成区办事处。
规定定下,随后,他又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各区的人数比例。
等到各区,分划完毕。
江云又在各区设立警备队。
警备队作为军队预备役,由邯山直接统属,专门负责各区的治安,秩序问题。
同时,江云又授予各区办事处,制定和修改肉刑以下刑罚条例的权利,同时拥有便宜处理当区不入条例杂事的权利,并规定若有议事,则推选区代表上来参加。
同时,江云将那些先前定下的规矩改为条例,作为所有人行事的最高规范。
一系列改革之下,纵使有上千已经习惯了他这套制度模式的安喜村村民在其中引领,但依旧是显得有些混乱,为此,江云特意开了一个讲堂,自己担任校长,专门给那些区长讲课。
在课堂上,江云向这些人传播民主思想和今后制度运行的方向。
用以提升这些人的政治素养。
同时,江云江云也清楚的知道,不能只有下面的声音上来,上面的声音也要下去。
所以,江云又让这些人回去之后每周专门挑一个下午,给其他行长上课,然后由行长再继续传达给主事人,再由主事人传到底层群众耳中。
以此来让大家都更明白他的想法,对他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同时,江云又在海西县城搜刮懂得曲艺的人才,让他们去按照要求,编撰戏曲,在各区演出,给民众洗脑。
一边,江云也从中挑选出年轻,貌美的艺伎,收纳己用,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