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江东二乔(下)(1/2)
小楼内,二楼没上去,刘基不知怎生模样,但这一楼构造还真有点别致。ENxeI。O中间厅房约五十平米左右,三张桌案相对而设,桌案上皆摆放了古琴,刘家焉、周瑜在左手两张就座,刘基一人在右手就座。厅房四周一溜单间,正对大门方向有两单间,中间有一楼梯通向二楼,左右两边各四单间。单间面对厅房的这面墙体皆无,只有珠帘遮挡,依稀可见一人在桌后,一人跪坐旁边,应该是琴社红颜和其身边丫鬟。刘基估计右手边,也就是面对大门的两单间里面就是江南二乔。二乔单间前,也就是楼梯两侧各跪坐着两丫鬟,行端茶倒水职责。
这有点意思,象会审似的。刘基悠然的喝着茶,等待美女出招,准备高挂“免战牌”就不应战,“小人”自有“小人”的乐趣。
果然,中间单间的江南二乔做为红袖琴社的社长,出面客套、礼敬一番后就转入正题。先是说明了一下,琴社内,客人不得打听各间女子任何情况,只可在音律、诗赋范围内讨论等规矩后,就直奔主题,向刘基请教《琴曲八篇》中某曲目的旋律走向、技巧安排等问题。
刘基听后就是不正面回答,打着太极,兜着圈子,大有要从当今汉朝兜到三皇五帝,甚至原始社会,好不容易等到刘基不往前转圈,却又有奔向二十一世纪的趋势。大江南北,奇闻趣事到是听得这些红颜云山雾罩,希奇不已,完全没有了谈琴说曲的需求。跑题了,姐姐们,刘基很是得意,刘家焉、周瑜苦笑不得,皆奇怪那位小姐怎么不开口说话?
刘基听见堂兄和周瑜的小声言语,奇怪什么小姐没开口说话。此景让刘基记起前世黄梅戏《天仙配》那董永问槐树的场景“槐荫树啊槐荫树,我与这位小姐婚配,托你为媒,请你开口说话。”说什么话?难道要给我个天仙妹妹……是薛宝钗!刘基猛然回过神来,这才注意到左手第一的小单间之人是没开口说话。
“二表哥”,“薛表妹”……要么不说,说就同时,满屋皆楞。刘基下意识嘀咕道:“‘身无彩凤**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不是就是说这种情况?”音落,屋内更加无声,刘家焉和周瑜也直楞着看着刘基。
刘基知道此时珠帘后的薛宝钗定会羞不开言,补救道:“失言、失言……”
情话之后怎接话?现在沉默是金。这时代没有前世那么“奔放”,千年的经典情话,大家肯定是会说的,但那会是闺房私语。此时,说话别扭。大家都不说话,刘基开始自说自话,就大家刚才重点不解的琴曲《平沙落雁》评说了一番。刘家焉、周瑜相视一笑,也没说话。
《平沙落雁》的曲意,刘基记得前世有诸多见解,难怪大家疑惑教多,前世自己不是也疑惑过。当时,刘基也是在广泛接触音乐后,才没疑惑,此后还对很多曲目品头论足过。就是对歌曲,当时的自己也是点评良多。记得,那时有首歌曲《小芳》,其中歌词“谢谢你……”那段旋律的高低起伏和音律变化,刘基听后的结果就是,此段旋律“下流”,乃至定此歌曲为“下流”作品。但这并不妨碍刘基演奏此曲,更不能影响此歌曲当时红遍大江南北。毕竟这是一家之词,茶余饭后的说法,又不是定论。
《平沙落雁》在明代《古音正宗》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此段解读,最为前世所接受,刘基也在此列。
刘基此时对这段解读已记不周全,但结合旋律变化,也记得大概,向大家评说一番。特别对节奏把握,提醒红颜们要注意三起三落,层次要分明。对于寓意,此曲有解为“人要睿智,顺应天命,如老子般清心无为”,此刘基不受,重点推说孔子处世“清心自坚,尽人事,而后听天命,不为所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