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惊凤 > 第二十二章 丹阳雄兵

第二十二章 丹阳雄兵(1/2)

目录
好书推荐: 烽火珈蓝 共生恶魔 新城危机 圣龙劫 雕龙记 汉末江南风 赤血狂骑 道最玄 逍遥丐仙 异度元素

徐州虽然有兵甲十余万,但是过半兵力都分散在周边各郡,其中骑都尉臧霸和吴敦,尹礼,孙观,孙康等人带兵近两万屯兵开阳,驻扎在琅琊国北拒曹操,下邳郡也驻兵万余南拒袁术,其他各郡如东莞郡广陵郡东海郡也都有驻兵数千,彭城国是一州治所,关防重地,所以布有五万余重兵,这样分布的其中好处之一,便是各路兵马的粮草供应均由各郡自己负责,边关危机时,也由各地自行斟酌行事。.26dd.Cn

而彭城的五万兵马,其中有两万属于曹豹麾下,因此由陶谦直接统领的兵马也不过三万有余。

中平五年(188年),陶谦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征讨境内黄巾贼时,徐州各郡的诸侯士族都信不过陶谦,也都拒绝出钱出兵资助陶谦,最终陶谦无奈,只好亲自回自己老家丹阳募兵,“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站,高尚气力,精兵之地”,自从陶谦亲自在老家募得三万兵丹阳兵,这才使徐州各郡巨富士族逐渐折服,并最终协同各家势力一举击败境内黄巾军。

而这三万丹阳子弟兵也是陶谦坐稳徐州的基础,但是陶谦毕竟算不上什么将才,虽有精兵在手,但却练兵无方,号令不严,军纪散漫。

再加上曹豹手中也握有两万重兵,曹家当时又出钱出兵帮助陶谦平定黄巾军,所以曹豹自持功高,凡事均已曹家利益着想,陶谦时常对他也辖制不住,因此整个徐州虽然兵多粮多,但大多都是乌合之众。

这一次陶谦把一州所有兵权交于陶应,看似有些鲁莽,但也是陶谦的无奈之举,陶谦早就想借一人之力,在徐州有人能和曹豹相抗衡,互相挟制,这样才能是徐州境内兵力平衡,最终不致使任何一家独自坐大。

督军,顾名思义便是监督诸军,是一州之内统领三军的重要官职,在州牧之下,其权力可大可小,在之前的徐州这一职位空缺,或有陶谦自己兼任,他也不敢把这种权力轻易下方给任何人,今日之所以陶谦把督军校尉一职让给陶应,并不是已经他看出来陶应有什么过人才能,而是陶应现在是他帐下唯一最信任的人。(废话,自己的儿子能不信任吗?)

陶谦任命完毕,然后又令主薄文书通告三军,即日便让陶应偕同刘蓉一起到封将台,点将赴任。

而陶应也没有料到父亲就这样果断的把军务大权交付给自己,激动之余,站在点将台上,面对台下连绵起伏数万兵马,更是心潮澎湃难以自持。

陶谦亲自站在封将台上,当着众位将士点封陶应刘蓉两人,然后又陪着两人逐个监察各路人马,直到全部交接完毕,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要当着众人给陶应做足了面子,以防众将士心中不服。

曹豹也协同一干部下来到演兵场,他虽为徐州上将,手提两万重兵,对于陶应这样的后辈小生自然是心中不服,但是碍于陶谦的面子,也只好率众前来接受陶应两人的监察点阅,一边向陶应齐声祝贺。

陶应虽然接任督军校尉这一要职,但实质上手中有三万丹阳子弟兵外,其他的不过是空挂其职罢了,臧霸一伙兄弟屯兵开阳,暂不受陶应节制,至于下邳的万余兵马,也都各有要务,都直接听命于徐州牧陶谦调度。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三万丹阳子弟兵已经是徐州最为精锐的兵卒,袁术曾评价“丹阳地,以天下精兵辈出而闻名”,前朝名将李陵曾率五千丹阳兵,抗击匈奴八万精锐骑兵,在援兵不至的情况下竭力死战,让匈奴骁骑单于为之闻风丧胆,几乎抵抗不住要撤退,最后在探知李陵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才敢果断下令进攻,丹阳兵的能征善战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陶应手握三万丹阳兵,虽然为数不多,但如果训练好了的话,足以凭此纵横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