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 阴间做厉鬼 复仇怨念深(2/2)
逃亡在外,一路流浪,落魄之极,遂心中生出悔恨,不禁默念佛经求佛保佑。
来到灵空山,正赶上俞灵渊收徒,便苦苦哀求拜师。俞灵渊问他履历,张智信表面上皆如实说出,但隐藏了关键性的一点,他说自己是为了护庙而过失杀人。并说自己在不断诵经忏悔,发誓要痛改前非。
俞灵渊见他说话老实,犯案属于过失伤人,又有愧悔之心,便答应收他为徒,教一些如意门的武功,从此便在灵空山安下身来,习武种地。
张智信自上山之后,学武种田杂役,样样勤恳,看起来一副忠厚老实相,且能服人,久而久之俞灵渊便让他管事,他居然也能把个二三百号人管理得井井有条,香客逐渐增多,香火兴旺,田产丰收,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便故态复荫,心机弄权,想着有一天能够继承掌门之位,方算江山作稳,免得来日之忧。但久而久之,他发现俞灵渊对他的心机有所察觉,竟想另行找人继承掌门,心中不禁大忧,于是派手下亲信跟随俞秋溟到了淮扬,想要刺杀林震,但因为俞秋溟的保护而未能得手。后听说林震已去赶考,稍有宽心,但不想林震却跟随俞秋溟来到了灵空山,让他认为林震有谋图掌门之意,于是便有了这场谋杀行动,无论如何他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多管闲事来救林震而血洗灵空山,令他命丧黄泉。
所有的图像都有解说,容不得抵赖,这里便是灵魂的拷问,一个人这一生的是非曲直都有着最公正的评判。
所有一切所作所为都会被如实记录。人死之后,遗弃了肉体而信息不失。
……然而他不接受这样的审判,他的灵魂已完全扭曲,心中只是充满了仇恨、悲怆和强烈的怨念,这怨念令他不想转生。
接下来他看到天空有灰色的云在涌动,在那云的中央出现了一个黑色旋转的洞,那像一个无底的深渊,他被吸了进去,穿越一个漫长的隧道,他便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便是虚界。虚界也是分上中下三层的,上层是天界,中间还有一个区域,下层则是恶鬼地狱。
但他来到的只是虚界的一个中间地带,这中间地带象是一个硕大的裂谷,但却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里也是广大无边,有白云散发着光芒,有连绵不断的山峦,绿色和缓的山谷河流,井然有序的村落,而这个区域一边连接的是光明的世界,而另一边连接的则是黑暗的世界。
何去何从,由心来决定。
最重要的是这个心是否能够接纳光明,而这光明与心识的状态是对应的,如果一个人是无私、心怀坦荡、诚实善良的人,那么他便和光明的频率相应,进入那光明的世界。相反如果是自私、无爱心、作恶多端的人就会封闭自己的心灵,那么他就与黑暗的世界频率相应,而走入黑暗的世界。
死后的世界一切景象,都是唯心所现,有什么样的心识就会对应什么样的境界,意识中的内容都会转化为某种形象。善心接壤天堂,恶念连结地狱,因为心物为一,同构同相。
而张智信感到那强烈的光实在刺眼,只有走向黑暗的地方才感到舒服,于是他便本能的跟着长长队伍的一群人走向那黑暗的世界……
看不清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只是灰黑的一片。这些人表情阴狠、恐怖、狰狞,谁都不说话,只是一个跟着一个的向前走,而前方好像没有尽头。
在那前方,有一个很奇怪的洞口,走近才看到,到处都是污泥,死水,散发着恶臭与奇怪的烟雾,这就是地狱。
佛家说恶鬼有两个住处:第一个正住处就是阎罗王那里。第二个则是边住处,其中分两种情况,有威德者,可以住在山谷空中海边,而且都有自己的宫殿,每天都吃着美食,甚至比人的生活环境还要好。而无威德者,就会住在那些不干净的地方,比如杂草丛中,冢墓,厕所之类。即便遇见饮食也无福消受。
人们都由着黑雾笼罩的洞口往下走,道路变得越来越曲折复杂,而且一直都是黑天,在这黑暗的洞穴里,眼睛只能看到很近的地方,慢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红色的光,然后便看到很大的一片荒凉大地,到处都是枯死的树木,树木后面则是污秽的房屋和街道,到处散发着刺鼻的臭味。
此时,张智信忽然升起一个强烈的执念:他不想跟着他们走,他要做一个厉鬼去找仇人索命!
这个执念一出,他便脱离了走向地狱的人群,飞向远方……
由于强大而执着的怨念,从此他便成为一个游魂历鬼,漂浮在人世的空间里寻找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