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秘闻(2/2)
守庙人久远人世,此时听陆鼎的讲述也被勾起了兴致,不由开口道:“我记得我入庙那年从偃国出去了两位‘天玑’士子。”
“不错,眼下又要到推举时候,而本次推举的‘摇光’士子是那位许下的最后一届。虽不知那位定下如此规矩是何想法,但以其九周第一人的地位,欲进入学宫,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守庙人叹了口气,神往道:“‘天下第一宫’啊,守庙人若能在那里面读上四十年书才是真正的痛快。据我所知,彦公似乎也曾在学宫修行。”
“嗯,据师傅所言,学宫之中藏了真正玄妙大道,师傅就是得了本阴阳家的典籍,化为己用,才闯下了后来莫大的名头。”
守庙人郑重道:“那此次名额的分配显然非比寻常。”
“不错,对士子而言,进入学宫是最好的晋身之阶,而对诸国而言,则是关系到未来兴衰的大事。
学宫士子到而今统共不过六百之数,却已是名士良将辈出。远的不说,‘开阳’士子泛漓,领了南越国三千兵马,大破吴王万余大军于西子湖畔,吴人再不敢于南越边境寻衅。”
说到这,陆鼎轻笑一声道:“前辈可知道,三日之前,刘壁和陈令在偃都摆下了竞武擂台。”
守庙人摇了摇头:“这却不知,不过和那‘稷下学宫’又有何关系?”
陆鼎道:“偃虽属北域强国,但每次推举之数也不过十人,往常每次推举都需遍索国内天资卓绝之辈再详加考察确定推举人选。
然而最近几年陈刘二相对偃国掌控渐强,终于要插手这推举之事。
听说二相在偃君面前大肆非议寒门士子,并要以竞武结果作为佐证。
世人只道竞武是两个公子心血来潮要显摆威风,却不知只要三日之内没有人能打败士卿出身的刘壁和陈令,二相就可将此作为寒门士子无能的证据,堂而皇之地将推举人选限定在士卿、王族之内。”
守庙人怒道:“胡闹!二人此举真可谓窃国了!国君怎会肯他们如此行径?”
“偃君苦艾虽世称贤明,却年高无嗣,一干外戚士卿环伺之下要拒绝谈何容易。二相只要占了所谓‘理’便足够挟持偃君了。”
守庙人沉思许久,这才点头道:“陆小友说得不错,我空活了六十载,竟还不如你看得清楚。”
“前辈勿要抬举小子,这些都是家师对小子说的,小子不过照原样复述一遍罢了。”
“如此看来,彦公对偃国情势洞若观火啊!”
“家师归隐已久,哪里有闲心留神这些,不过是朝堂之内有人请托罢了。守庙人可识得居辛?”
守庙人瞳孔一缩:“居辛刚直不阿,颇受国君赏识,然此人崇峻法严刑,鄙机心算计,怎会假外人之手趟入这一潭浑水之中?彦公亦不怕被人利用了吗?”
“家师说过,行事只要自己问心无愧,旁人如何与我何干?”
守庙人长笑一声:“哈哈哈,好个与我何干,果然不愧是那个伏杀千里,令胡録丧胆的彦公!”随即他沉吟道:“既然如此,陆小友只需去挑翻了那二人的竞武擂台便是了。”
陆鼎笑道:“这可不够。”
“哦?”
“既然这潭水已浑浊至此,就索性把潭底给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