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崛起崇祯 > 第三十四章 群英荟萃

第三十四章 群英荟萃(2/2)

目录
好书推荐: 平凡苦难 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 特战士兵 一定要暴兵 从九龙夺嫡开始 刺客伍六七之剑客陆九 爱豆帮我养狗 英雄联盟之最后王朝 从今天开始不当魔头 我家影后超甜的

曹变蛟的表现,崇祯皇帝非常满意,比朝堂上那些喂不熟的文臣勋贵何止天上地下?

看来,打造一批新的勋贵势在必行。

微微颔首,崇祯皇帝继续往下走。

临洮副将孙守法,明末陕西临潼人,骁勇能战,好用铁鞭。原在曹文诏部下任游击,擒杀流贼点灯子、不沾泥等。

大明凉凉后,与陕西闯军贺珍等合力抗击建奴。

嗯,不错,忠义之士。

勇卫营副总兵周遇吉,虎背熊腰,一脸络腮胡,说明雄性激素很发达,完全符合悍将标准。

这是黄得功,每次打仗都要喝几斗酒,酒酣以后气力更加勇猛。

喜欢拿着铁鞭打仗,每次战后鞭上的血沾满了手腕,要用水泡很长时间才能洗净,他的部将都称呼为黄闯子。

游击孙应元,体壮如牛,彪悍无比,亦是一员猛将。

每个人看过去,只要认识的,崇祯皇帝就想起了他们的一些事。

历史上,在今年的十万建奴入塞寇边中,勇卫营就参与到了这场战事中。

他们战果辉煌,斩杀建奴一千余人,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这几员悍将皆有立功。

其中,孙应元和黄得功的表现尤为突出。

通过这次战事的检验,勇卫营不负众望、脱颖而出成为前任崇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

逼退清军后,孙应元、黄得功又奉命进入河南征剿叛军。

固然兵力只有万余人,但勇卫营在河南先后斩杀敌军数万,战功赫赫。

只可惜,大明一直处于双线作战当中,兵力并不多的勇卫营不得不一分为二,南北驻防。

崇祯十五年,孙应元在与李自成的战役中不幸阵亡。

孙应元善战,在行伍间多与黄得功相配合。

他死后,功劳一并算在黄得功身上,故而黄得功其名尤震于世。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从西安动身北上北京,一路关隘望风而降,唯独在宁武遇到了勇卫营将领周遇吉。

只有四千兵马的勇卫营与李自成的十几万大军血战数日,打的李自成一度怀疑人生,有了放弃北上的念头。

只是宣府总兵王承胤、大同总兵姜襄的降表,又使李自成坚定了东征的信心。

解决后顾之忧,李自成自信满满,下令周遇吉再不投降就要屠城了。

但纵使如此,却仍无一人愿意投贼。

终因内外无援,兵微将寡,李自成在大炮的帮助下,大军攻破了城墙,杀入了城内,猛将周遇吉身先士卒,血战身亡。

周遇吉死后,其妻子带领其他士兵的女眷誓死不降,和李自成士兵巷战,为国捐躯。

周遇吉战死,此时的黄得功正奉命在四川一带征剿张献忠。

显然,大明最能打的勇卫营没有一支留在北京拱卫都城,全部都在南北战场与敌浴血奋战。

大明王朝沦亡后,最后一支勇卫营黄得功部统归南明政权,在南京城下与建奴血战,最后自尽而亡。

可以说,勇卫营所有的将领用最为悲壮的方式谢幕,没有辜负前任崇祯皇帝的厚爱。

假如不是由于双线作战,这支天子劲旅依托宁武、大同等沿途关隘层层设防,李自成可能就进不了北京。

而如果这样,最终建奴能否能入关定鼎中原,那恐怕也要打上个问号了。

这便是勇卫营,一支由宦官统领的军队,由四卫营与勇士营脱身而来,隶属守卫天子的京师禁卫军。

想起这些,崇祯皇帝内心激荡不已,大明不缺良将,不缺忠贞之士,缺的只是粮饷,缺的是对他们合理使用。

而这一切,就由朕来解决。

ps:诸卿,新的一天,有票的请多多支持……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