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加伦将军(2/2)
而苏军士兵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耐力不足的问题,他高耸的鼻子似乎闻到失败的味道。
不过哥萨克的骄傲,让他无法面对,如此惨重的失败,他在鼓舞着士兵继续下去。奖励层层加码,请喝伏特加的次数,由一顿增加到了一天,然后又由一天,增加到了一周。
重赏之下,苏军士兵被激起了最后的潜力,他们将全部的潜能都发挥了出来。可惜,无论他们怎样加速,怎样嚎叫,怎样的包抄,都无法逮住刘铭和屠夫。
三十分钟后,有一大半的苏军都跑不动了,两人开始了大反攻。先是解决了紧随其后的一个十人队,接着又杀入苏军群中。苏军想围攻,许多人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原本粗壮的双臂连抬起来都困难,更别提什么反击了。
骨骼脆响,惨叫声连天,谢廖夫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最后,当他发现,有一百多个士兵被收拾,而这********人仍是精神抖擞时,不得不叫人吹响了集合号。
刘铭和屠夫也不是铁打的,这会儿力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只有屠夫还好一点,因为他用的招数很节省体能。他们一听到集合号,就知道苏军认输了,两人相视一笑,休息了一会,才走过去。
这时,谢廖夫还没有集合完队伍,很多士兵都趴在地上动弹不得,无奈之下,他只好派医护兵上去抬。
谢廖夫见刘铭和屠夫走来,呼吸仍然匀称,除了湿透的背心,看不出有什么疲劳的地方,好像他们有着无穷的战斗力,道:“我们输了。”
“你现在相信,我就是陈晨了吗?”刘铭反问道。
“我认为这个世界,除了你,没有人会有如此出色的战绩。”
“能否帮我引见一下,贵国的高层?”
谢廖夫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一个少校,无能为力,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引见布留赫尔将军,他也许能帮到你们。”
“布留赫尔将军?”刘铭觉得这个名字很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谁了。
“哦,他就是你们中国人所说的加伦将军!”谢廖夫补充了一句。
加伦将军这四个字,犹如一道闪电,让刘铭眼前一亮。
提到加伦将军,中国人都对他感激有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化名加伦到广州,三年里一直是中国的首席军事顾问。
布留赫尔为中国的北伐战争,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因为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他在国-共两党都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
布留赫尔回苏后,历任乌克兰军区司令员助理、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过1929年的中东铁路之战。
中东铁路之战对中国人来说是耻辱,但对于胜利者来说却是光荣和荣耀。这一仗充分的证明了他杰出的指挥能力。1935年苏联恢复军衔制,他是首批被授予元帅称号的五人之一。
1938年在张鼓峰事件中,他狠狠的教训了一下日军第19师团,有“远东王”之称。但他也是一个悲剧,在大清洗中,被迫害致死。
叶剑-英在访苏时重游远东,回忆起布留赫尔将军,他挥笔写下诗篇——不见加伦三十年,东征北伐费支援。我来伯力多怀旧,欲到红河认爪痕。
对那一代中国人来说,加伦将军的名字始终铭记在心中。刘铭的爷爷当时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对加伦将军心怀感激,常在刘铭的父亲面前发出赞叹之语。每每谈到加伦之死,总是唏吁不已。
刘铭很急切的想和这位传奇元帅见上一面,很想告诉他远离苏联,以便逃过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