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万万没想到(2/2)
两人迅速收拾好东西,鱼全倒进编织袋,扎紧口子。
没时间回家放渔具了,说不定就会撞上安成贵。
观察一阵,安平最后决定将渔具藏在河对面的松林里。他记得那边有一堆乱坟,有两三座古坟塌了,露出了墓洞,正好用来藏东西。
至于这根鱼杆,干脆扔在河边小树林里,有人想要就尽管带走。
安平抱着渔具,安珍点上煤油火把在前面带路,一听要去乱坟冈,小姑娘脸都白了。
“有我在,你怕啥,再不走,等爷爷来了,我们这一晚上都白干了。等上街卖了这些鱼,我带你下馆子,带你去阳洲找你爸……”
一听能下馆子,安珍突然有了动力,她还从没跟人下过馆子呢。
将渔具藏进古墓洞,安平掰了一些树枝随便搭在墓洞口,就像有人随意扔在那儿一样。
再跨过石桥回到钓鱼的地方,提起那袋鱼,实在太沉了。
娃娃鱼单独装了一个编织袋,另外那袋鱼仍不下50斤重。
安平让安珍一起,合力扳断一棵小手臂粗的桉树,再架上石头,踩断成扁担长的一截。
安平脱了背心,光着上身,安珍帮他将装娃娃鱼的袋子绑在后背上。书包由安珍背着。
另外那袋鱼搭上那截树干,随着安平嘴里一声“起”,兄妹二人抬起鱼过桥上街。
抬东西,两人打小就有默契。
抬粮食,抬粪水,抬泥巴石头……家里需要抬的东西,两人都抬过。
安平一手扶着肩上的树干,一只手为前面的安珍打手电筒照明。两人穿过清泉村8组那片山林,天色也已经亮了。
8公里的路,有两三公里还是山路,这样抬着东西,别说瘦小的安珍了,才走出两里路,安平自己也有些吃不消了。
肩上有些红辣辣的痛。
“安平,这些鱼装在袋子里,一口水都有,会不会还没等上街就死了?”
“你不懂,有了水它们死得更快。”
“为啥啊,鱼不是都离不开水吗?”
“以后再给你解释,反正我保证它们死不了。歇够了没有,走吧……”
10个钓鱼的人,有9个都会拿个桶或什么的容具装水装鱼,就怕回家路上,那些鱼因为缺水会很快死掉。
这是一种错觉,没了水,常见的鱼类都会进入类似休眠的状态,减少新陈代谢,反而更容易活下来。
气温越低,没水的鱼活得更久。如果是冬天,缺水大半天的鱼扔进水中,很快又会游来游去。
这是安平前世钓鱼积累的经验,后来在钓鱼杂志上还看到有人也这样总结。
这些事,对现在的安珍解释起来有点复杂,再说她哪会真关心这些鱼的死活,现在满脑子都是街上的馆子。
每走一两里路,两人就坐下来歇息一阵。
红色的朝阳悬空,路边的人家炊烟袅袅,偶尔跑出几只土狗,对着他们汪汪狂吠一阵。
这样一路走,一路歇息,等赶到仁安乡街上,碰上一个戴手表的,安平一打听,都8点40多分了。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路走了两个半小时,或者更长时间。
安平没办法就这样在街头摆摊卖鱼,必须让找到水,让鱼儿“活”过来,最好再有两个放满水的大盆子。
还有那条娃娃鱼,还得私下找人处理,不然随便来一个什么干部,分分钟就可能给你没收了。
那玩意是被国家保护的宝贝,这点常识安平还是有的。
到了仁安乡,安平脑子里惟一能想到的人,就是昨天才见过的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