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怎么可以不念高中(2/2)
这时候,安平是真想回家了,虽然也真没兴趣回到那个家。只是,重生到15岁的年纪,他又能到哪里去呢?
临走时,安平跟黄瑶借学习资料,结果这姑娘带他钻进闺房,打开一个老式书柜让他随便挑。
书柜里称得上学习资料的书籍不多。
安平挑了一本《初中生优秀作文选集》,还有黄瑶极力推荐的一叠报纸,一份名为《初中生课程辅导》的教辅周报。
这个年代,什么密卷之类的高级资料,在仁安乡这种小地方,无论安平还是黄瑶,其实都闻所未闻。
末了,黄瑶还送他一本新华字典和英汉字典。她知道安平没钱买字典,平常需要时都跟同学借着用。
还有一本钢笔字帖。曾经有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笑话安平写字如鬼画桃符。
“安平,剩下的烟你拿着,不要抽上瘾了,到底是去镇中还是复读,开学前你真的应该好好想想再决定……”
“黄瑶,谢谢你的关心,我会认真考虑的。”
安平笑呵呵接过黄瑶递来的大半盒烟,逐渐适应了这个年纪的自己。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盒烟就当打黄瑶她爸的土豪了,谁让自己现在穷得叮当响呢。
山路上,微风拂过,松涛轻涌,林间蝉声嘶鸣,如泣如诉。
安平肩头搭着编织袋,一手在前胸拽着,脑海里浮现一个已然有些模糊的形象。
一个在这个季节穿双草鞋,戴顶破草帽,一根旱烟管不离身,经常坐在小河边钓鱼的白胡子光头老汉。
那是他爷爷安成贵,前世一句话就断了他上高中念想的亲爷爷。
前世的今天,安成贵说,念书到初中毕业,能识字算数就够了,再念下去就是浪费钱……
仁安乡距离昌明县城30多公里,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它一直处于全县40来个乡镇中的第三世界。
在仁安乡所辖14个村里,清泉村距离场镇最远。
清泉村多为深丘地形,大半村组至今未通公路。安平一家所在的清泉村9组,处在深丘向山地过渡的地带,距离仁安乡场镇超过8公里,不仅是全乡最远,也是最穷的村组。
安平在村里上的小学,步行有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到了乡里念初中后,每天上学最快也要走近一个半小时。
安平的家在半山腰上,三间半茅草房住着两家人。一家是安平家,他爸叫安孝仁。一家是二叔安孝良家。
安成贵不允许两个儿子分灶过日子,这一家子曾经有过9口人,三间半的茅草房也确实没法分家过日子。
翻过清泉村8组那座山林,山脚那条小河对面就是清泉村9组。一条宽不过2米的小石桥,是清泉村9组沟通外界的惟一通道。
这条河叫清泉河,源头在安平家背后那座清泉山深处。河水一路蜿蜒流向仁安乡,最后注入邻镇一座大水库。
清泉河在安平家前面的山脚处拐了一道弯,拐出一段面积十多亩的回水湾,也一路冲出了两岸那上百亩的河滩田地。
这些田地,一少半在9组,一大半在对岸的8组。
安平出了松林,远远就望见回水湾一角的松林边上露出一顶草帽。他知道,那是爷爷安成贵又在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