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乒坛新秀 > 第一部 第二十一拍 旋转?

第一部 第二十一拍 旋转?(1/2)

目录
好书推荐: 枉神录 小僧开挂了 与儿子一起长大 死神之搅弄风云 神也平凡过 重修女仙君 足球因为热爱 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快穿之神级系统推销商 交错的失乐园

(注:本文出现的一切人名、地名、宗教、团体等均与实际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中西义治1939年出生,二战后成为日本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是一名叫做涩谷五郎的削球选手,两人对战中中西义治十有九输,这让中西义治痛苦不堪。而在当时的乒乓球对战中人们只知道平推和削球(向下摩擦)两种技巧,比赛也是相当的枯燥,两人你一拍我一拍的模式基本没有观赏性而言,对于球员和观众也是一种煎熬。

1960年,又一次输给涩谷五郎的中西义治,痛定思痛决心寻找一种可以击败涩谷削球的方法,在他的苦心钻研和潜心实践后终于创造举世闻名的弧圈球技巧,并且依靠弧圈球终于战胜了自己的一生死敌涩谷五郎。

弧圈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根据击球的方位不同摩擦的角度与力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其特点是旋转力非常强,并且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很强的稳定性。

因为中西义治发明的弧圈球技术出现,在1959年国际乒联作出球拍规范化的决议海绵球拍被禁止使用后,观看中西义治的比赛后,沉寂的日本乒乓球队终于看到了希望,邀请中西义治并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上日本代表队首次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弧圈球技术,打破了只有平推和削球机巧的枯燥环境,让人们耳目一新,使得比赛的观赏性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过此时中国运动员使用正胶与海绵有机结合的球拍并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那届世乒赛上中国队与日本队经过八盘苦战,终中国平乒乓球队以5比3总比分险胜日本队,第一次捧起斯韦思林杯,从此中国乒乓球队称霸世界乒坛的篇章就此展开。

但是弧圈球的发明与出现给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我应该碰到球了,怎么可能?王梓又挥了挥球拍,感觉不可思议,明明自己应该碰到乒乓球了,但是球却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被这个新人施了魔法还是诅咒不成?

何宏光似乎看穿了王梓的心事,微笑着说:“不用担心,我只是简单加了一个旋转而已。”

“旋转?”

“没错,旋转,仅此而已。”何宏光将球扔给了王梓示意他发球。

“好一个简单的旋转发球,这也是一种弧圈球发球,也可以叫下旋发球,通过球拍的特定部位与乒乓球进行摩擦使其增加旋转,但是弧圈球通常用于进攻、反击或者僵持中,直接用于发球还是十分罕见的。因为发球需要触碰球台两次,一般人很难控制发球的速度和力度,因为稍有闪失要么会降低球的初速度,要么会把握不好球的落点,甚至触网的情况都有可能。这种既要有速度又要兼顾进攻质量的发球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诸葛风华和身边的林媛爱解释道。

如果不是仔细观察一般人绝对不会察觉,何宏光刚才的那记发球中带有细微的由下至上的抽球动作,加上球拍的倾斜度使得这一记发球旋转力极强,乒乓球在高速运转的同时触碰台面后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前冲力和旋转,这种力量使得球的落点成不规则弧线并伴有极速下坠的现象,因此容易导致球员对乒乓球的落点判断失误,这也造成了王梓刚才以为击球成功却没有触碰到球的现象发生。

“那这个新人可真的不是一般的新人。”林媛爱说道。

“是啊,断无新人的可能。”诸葛风华揉搓着下巴。

“那要不要终止比赛呢?”

“暂时不用。”诸葛风华远望着二楼角落中的王教练,他正饶有兴致的看着新人区的这场比赛,不知教练正在谋划着什么,至少暂时看来教练完全并没有想要停止这场比赛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逼我退婚后,你们又求我复婚? 我靠答题在修真界捲成神 开局闯锦衣卫詔狱:蓝玉我保定了 斗罗:武魂帝皇腰带,天道代言人 巨星之路从表演绝活开始 我与少年游 让你替父从军,你却成了将军? 重生2008:回到县城卖体彩 识文 大医逆袭:逆袭20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