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阅镜(2/2)
胡天腆着脸笑道:“李大小姐,这块古镜看起来有点考古价值,给我看看可否?”也不等李柳玉回答,便从她手中取走了残镜。
李柳玉对丘山说:“他除了那首绝句,没再留下什么话吗?”
“嗯。事实上他只是让我到那个公用电话亭。当时的情况,实在非常巧合……想来他一定是为了逃避跟踪才用的那个法子。”
这时胡天突然叫道:“我靠!乖乖隆地咚,这东西了不得。”
丘山见胡天拿着铜镜凑在灯前,两眼精光闪闪,便问:“怎么了?”
“你看这,”胡天拿胖手指往铜镜外缘的那些字一戳,接着说:“这十二个字不认识吧……我也不认识,不过它们对应了六个辰位。整面铜镜应有十二辰位二十四字,合成二十四气,与黄帝先天八卦图相交,中间山川江波风云翻滚,这他妈的就是……”
“就是什么?”
“唔,你们有没有听过黄帝造镜的上古传说?”
见大家都默不做声地看着他,胡天顿时兴致高昂,一板一眼道:“黄帝不但能开疆拓土,写《黄帝内经》,而且是个造镜大师。他花了足足一年时间,每天坐在镜湖边磨镜,一个月整一块,共打造了十二面镜子。最大的直径一尺二,最小的才一寸。这些镜子功能各异,有的能照见肺腑治病救人,《西京杂记》里说秦始皇就搞了一块,搁在咸阳宫,没事就照照自己的肠肝肚肺;有的能照见
魑魅降妖除魔,《古镜记》里说,黄帝造的第八面镜子在唐初时现身人间,什么狐仙蛇精王八蛋,碰到这镜子都得完蛋。”
“那些书都只是传奇故事。”李柳玉轻声反驳。
“咳咳,”胡天咽了咽口水,尴尬说道:“这个,小说嘛虽然高于生活但也源于生活,若是没点儿生活经历,哪来艺术加工?所以我刚才仔细看了看这铜镜,直径两寸,镜背纹路川流如注奔腾不息,很可能就是皇帝造的。”
丘山呵呵笑道:“既然如此,这块镜子有什么用处?”
“唔,”胡天故作沉吟道:“这面镜子极不寻常,镜背没有镜鼻,肯定是不想让它破坏纹路。这些花纹是一个有机整体,曲折婉转,少一分就会千差万别。依我之见,这些花纹应是一张山水图。”
众人听胡天这么说,都拿眼望着他手里的残镜,一时竟无人应话。
丘山想起在梁山林间,自己曾恍惚觉得那些线条被阳光一照,光彩流溢,隐有山川形胜之象,便从胡天手里取过残镜来,侧着光看了一遍,虽没看出什么,嘴里却说:“有点意思,这要是张山水图的话,画的是哪里呢?”
“黄帝这样气吞山河的人物,绘的自然是万里江山。你看这山势连绵不绝,水流循环往复,那不就是江山永固的寓意吗?”
“那你说说,这面镜子怎么跑到梁山上去了呢?”
“这十二面镜子流传后世,各个朝代都有记载,可见它们时不时就会现身民间。武则天说不定在什么时候搞到了这面镜子,把它埋在乾陵外降魔伏妖。你们有没有听说唐朝的陵墓,只有乾陵不能盗。黄巢的四十万大军,温韬的掘墓队伍,孙连仲的现代化整编师……锄头大炮炸药机关枪全用上了,愣是打不开乾陵。现在看到这镜子,我终于知道症结在哪儿了!”
“唔……”丘山抬头凝思片刻,自言自语道:“说不定李泰来的那首诗里藏着另半面铜镜的下落。”
“正是……横看辰时八菱竿,一部算经帛未寒;纵有列王入法眼,三世佛来不归山……这个,按照诗体结构来看,第一句里既然隐藏了这么个宝贝,第二句就应该是第一句的递进或者补充。它有个主语‘一部算经’,想来应该是递进关系了,说不定咱能依此找到一本算经什么的。第三句与第一句属于对仗关系,肯定就是另半面镜子,第四句是第三句的递进,很可能就藏了本佛经之类。” 胡天对自己这突如其来的发现喜不自胜,拍掌大笑起来。
丘山暗想胡天的推测虽然有点天马行空,但确实能启发不少思路,正想夸上一句,李柳玉突然说:“这是一首藏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