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谎言?(2/2)
红来了,员外也变回了罗刹魔头。封本元如临大敌,罗刹的魔气比方丈变成的魔佛还要强大数倍。
变成罗刹的员外并没有立即攻向来,而是张开了那獠牙外露的嘴巴,说道“可怕吗?但是只有成为魔,我们才有对抗的希望。我们需要更多的真魔,不仅需要打破牢笼的力量,也
需要到达彼岸后自保的力量。”
“彼岸来客,你可要阻我?”
封本元犹豫了一会,摇摇头,他的脑子已经乱了,该为什么战斗,他已经搞不清楚了。
他不像其他被选者,被选者只需要思考什么是支点,破坏支点完成碎片时空,这便足够了。但封本元做不到,一直以来都是这般,不被碎片时空所支配,为对与错,为值得做的事战斗。
可是这一次呢?员外的疯狂计划,致使生灵涂炭,人人成魔,可是说他恶吧,如果换位思考,换做封本元是员外,处在这般苦海之中,世人皆活在惶恐不安之中,不敢怒、不敢怨、不敢恨,活得不像人不像鬼。苦海,苦啊,看不到尽头的苦。
只怕封本元只会更疯狂,舍成魔又如何?推翻天地,闹他个天翻地覆又如何?
员外是一个了不得的枭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冷酷无,为了取得真妙信任,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毫不犹豫的献祭。尽管不喜他的为人作风,可却不得不佩服。
封本元这时不由庆幸自己拥有圆桌会议,他不需要自己纠结,圆桌会议的大家一人说一句,将他面对的况都说了出来,圆桌会议的封本元尽管格各有偏向,但说到底都是他自己。议论了好一会后,最后投票几乎是清一色的选择莫多管闲事。
封本元意外的是投出反对票的零星一票,那是多疑的封本元,所有封本元都猜到他会投反对票,并没有多意外。
多疑的封本元解释道“这件事还有太多的疑点,员外看似把实都说了出来,但是部分疑点被他淡化了,这明显就是还有秘密藏着。”
“按照之前员外的说辞,在魔化中保持理是因为有佛的存在,第一个真魔的佛是孩子,员外的佛是村子。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第一个真魔是孩子诞生后佛才随之衍生,员外如果以佛脚村作为佛的话,前后顺序错了,这是明显的悖论。”
“员外是有了佛后才能让佛脚村的村民遗忘,如此才可成就功德,衍生佛。也就是说员外需要先具备佛,那么他的佛从何而来?”
其他的封本元议论道“员外佛之说是谎言,这是先前用来骗真妙的。”
可这又引起了另一个话题,骗真妙何须用到这编造出来的佛之说?是为了解释他们为何在魔化后还能拥有理?
不对,一个骗局如果要天衣无缝其实是很难的,在编造骗局时需要有真实的信息作为依托,而且要尽可能的减少新的信息,特别是这些信息都是虚假的时候,自然要能避免则避免。
骗真妙只需要开始那一理论的延续就可以了,佛是魔,魔是佛,一般入魔之人没有理,而真魔相当于佛,
成就真魔便能自启佛,这个说话更简单,而且也更可信。
员外不像是会卖弄的人,最大的可能是佛一说是真的,但是在某些地方他做了隐瞒或是欺骗。
因为多疑的封本元一番话,圆桌会议内又开始了一轮激烈的头脑风暴。
以员外佛之说的疑点展开讨论,作出各种猜测及设想。
“佛之说,我们还有太多不了解的地方,但是我想提出一个疑问。现在佛脚村面临这番灾难,人人自危,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员外。如果员外是以佛脚村为佛,那么此时此刻这一份佛不是早就应该消失了吗?”
“还有一个问题,我记得当初看到的三个罗刹,从体征来看,应该都是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第一真魔在哪呢?”
“说到这一个,当初方丈是怎么偷偷把孩子从第一真魔的手上抢下来的,方丈虽然修佛,但是并不比普通人强多少。这样的人怎么从强大的真魔手上偷走孩子。”
“孩子被偷走后,真魔必然会发疯,真魔发起疯来,佛脚村的人又怎么可能幸存下来呢?”
“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疑问此刻只能是疑问,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调查,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他不得不陷入某个僵局之中。圆桌会议同意调查下去的是一半,不同意的也是一半,打平了。
封本元感觉他们是故意的,故意将最后一票留给自己来决定。
圆桌会议并不愿意控封本元,替他做每一个决定,他们提出来的永远是建议,真正做决定的只能是他自己。
明白了这点的封本元只想默默流泪,他本能的想要当咸鱼,出现了圆桌会议这样的大外挂,封本元还以为能从此以后偷懒,什么都不需要纠结了,只需要听从、执行便可,反正他们都会替自己决定的。
想要当咸鱼为什么就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