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厚养薄葬(2/2)
刘五郎补充道:“咱家还有两只老母鸡,年初就不下蛋了,可以杀了。”
姜桃拿起炭笔又添了两道:“那成,咱们再加一道小鸡炖蘑菇和清炒藤藤菜,一共八个菜,蛮体面了。”
刘五郎听了,没什么不满意的。
剩下的祭礼和上山事宜就交给余氏,余氏是个极妥帖的人,一切礼数从简,就让刘五郎拿出十个钱去买些黄纸、香烛等物,然后让姜强去村里寻三个汉子帮忙抬棺上山,一人一天给三文钱谢礼。
“强子那份你就不用给了,就当是咱们顺手帮个忙。”
二十个钱最后还剩下一文,刘五郎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忙着就要给余氏磕头道谢。
余氏扶了,嘱咐道:“也是看你们哥俩孝顺,往后清明、祭日莫忘了去上个坟。”
“不敢忘,不敢忘。”刘五郎拼命摇着头,“以后咱们哥俩要是手头宽裕些,还要给老太太再大办一场。”
“活着的时候细心养着,人没了再做那些事有什么用?没了就是没了,你当这丧事是做给先人看的?也就是用来宽宽子孙们的心罢了,丧事办得越热闹越多人来吃席,就显得自己越孝顺似的。”
“还有些子孙趁着这个场面,明里暗里较劲,看谁出的钱多,请的戏班子排场大,恨不得身上有八张嘴跟乡人们说,你们看看啊,我多孝顺啊。”
“但这些,哪里比得上平日里一块糕,冬日里一件衣的?听婶子一句话,要真心疼老太太,往后啊心里牵挂着,哥俩想法子把日子过起来,她在天之灵也就宽心了。”
众人听了默然不语,姜强心酸不已,自打他爹走了后,余氏真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这把年纪了,还得为着子孙操心劳力,论起来,他是真真不孝。
姜桃放下手里木炭,站在余氏身边,厚养薄葬这个道理很难跟现下的村民说明白。
当今圣上以孝道治国,倡导孝顺双亲,宽待子女。但是那些动不了,不能帮着家里耕地、带孙又没有银钱的老人家很大一部分情况下,都是被直接弃养的。
送去福寿山活活饿死,让乌鸦分食其尸,美名曰:“天葬”。锁在家中小屋里,任由重病的老人屎尿沤烂了一身,每日扔一个黑疙瘩,生死便由天命。不约束家中孩子,不教导其尊老爱幼的道理,放纵他殴打、辱骂长辈,大人们抱着手在一旁哈哈大笑,以为孩子多威风。
然而一切不过是一场无休止的轮回,从前你是孩子、是大人,往后你也会变成老人。
刘五郎垂着头,擦干了脸上的泪,哑着声道:“我明白了。婶子,多谢您。”
余氏拍拍他的肩膀:“明白就好,明白就好。”
“那,咱们现在就忙活起来?”她转向姜桃。
姜桃得令:“好嘞!您瞧好了吧,咱们一定办得体体面面!”
刘五郎的大哥刘四郎去报信请客了,姜桃和张氏则去他们开垦的菜地里摘菜,余氏去喊了胖婶帮忙给老太太擦身穿寿衣。
胖婶心肠软,听余氏说了这事也没二话,还从家里拿了几个鸡蛋去给刘五郎席上添菜。
几个小菜,张氏和姜桃能搞定,小鸡炖蘑菇则由余氏在一边指导,张氏动手。等刘四郎接来了客人,两桌席面刚好摆上。
依着规矩,客人们先去上了香,烧了纸钱,思及刘老太生前之事,几家人抱头哭坐一团。